第271章 诸公子归咸阳(4 / 5)
可能登上那个位子。
而且,从始皇帝对公子高的态度看,她也觉得与其他公子略有不同,像会有时来书信问候公子高身体状况,还给儿子取名为“恒”。
当然,和历史上的吕雉相比,现在的这个吕雉没那么强的事业心,也没那么重的权势欲,如果她这位夫君有机会能成为大秦储君,她会支持,但若没有机会,她也不会刻意去求。
因为她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嫁给了大秦公子为妻,这位公子还对她极好,是一难得的良人,将这种日子维持下去就很好,不必奢求过多。
在公子高和吕雉带着儿子入咸阳时,南边通向咸阳城的道路上,也有一队秦军护送着数驾马车正赶向咸阳。
这几驾马车没像公子高那样插着旗,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啥徽记旗帜都没有,除有秦军护送,压根儿看不出马车中运送的是人,还是货,亦或其他。
然而,在最中央的一架马车里,一名身穿麻布衣,皮肤粗糙黝黑,体格壮实的年青汉子正在车中,他捧着一本书正细细研读,马车的颠簸也影响不了他阅读的兴致。
书卷中的内容似乎很深奥精妙,时而让他皱眉,时而让他恍然有所悟,每当这时,他都会快速拿过旁边的纸笔将疑惑、有所悟的内容记录下来。
“李念当真有绝世之才!”
这是他不知道第几次如此评价李念,往往没过多久,又会再次发出这等感叹。
‘大秦对月氏、东胡取得大胜,不仅没引起万民反对,反倒颇得民众支持。且此战不仅没让大秦耗损元气,倒反补了大秦。战,并非不可行,而在于判断战之利弊!’
年轻汉子在心中琢磨,要是一年多以前、两年前的他,十有八九会上书,谏言阻止发动战争,但经过一年多的下放历练,年轻汉子原本持有的很多理念遭受了强烈冲击。
他发现自己以往太想当然,没能实际把握了解真实的情况,便自认为自己所坚持的那套一定能成,可被父皇丢到那个鸟地方后才发现:凸,那些刁民根本不讲“礼”,也不推崇“仁”,反而用暴力更好交流。
他刚到那鸟地方时,还很自信,曾好心好意地与当地人讲道理,想对其等施以仁政,可那些刁民根本听不进去,反而狠狠对他进行了物理性批判,要不是有人相救,他差点没给打死。
同去那地方的秦卒告诫过他,对这些刁民要出以重拳,其等只畏威而不怀德,可他自信能以仁政治理好刁民,一定要向父皇证明他是对的。
然而,在他一番自信的操作下,结果却是:当地人不太看得起他,甚至以为他软懦,刻意欺负他,同去那地方为官吏的秦卒在帮过他多次后,也懒得再告诫他。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不应如此,应该政通人和,官吏清明,百姓安居才是。
可事实跟他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