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脸都不要了(北宋历史)(2 / 5)
大王耶律奚底被宋军击败,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来援,也被宋军阻住。”
“但耶律斜轸利用宋军刚击败辽军,锐气正盛,骄燥轻敌之际,假装收容溃军,实则诱宋军深入。”
“赵光义还真就中了计,他下令宋军乘胜追击,却被耶律斜轸绕到后方,突然袭击之下,宋军败退!”
王翦叹道:“‘骄兵必败,穷寇莫追’,兵法之理也,为将者必须时刻警醒,辨清形势,知晓何时可追,何时不可追。”
“这赵光义已被得胜蒙蔽心智,又岂能不败?”
王翦话说的简单,可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否则诈降诈败这种计,怎会常用常新?
人在成功得意时,总是很容易飘,能保持清醒、辨明形势才难能可贵。
宋军相比于辽军,在战斗力方面,并没太大差距,可惜他们主帅不如对方将领,且这位主帅还无人可制约。
这就是个比某校长更烂的微操大师,总觉得自己上也行,实则他上真不行,没那能力。
李念道:“宋军家底厚,虽被耶律斜轸偷袭得手,但损失还在可容忍范围之内,依旧有充足的战力。”
这些宋军主要是赵匡胤攒起来的家底,可要被赵光义送上一波了,赵大要是在地下看到赵光义的操作,恐怕能气得再死一次。
弟卖兄田,心不疼!
“只是经过此败,让宋军原本对辽军占上风的局势变成了均势,被迫与辽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败过一场后,宋军初时那股势如破竹的士气会受影响,但这也在可控中,毕竟战场上有胜有败很正常,常胜不败的将领和军队才罕见。
“实际上,此时的宋军对辽军,应当还占些优,只不过优势没初时大。宋军若在这时撤军,将已拿到手的好处给实际占住,还是有的赚,只是没先前赚的多。”
“当然,赵光义是不会撤兵的。这也不算大问题,宋军虽败,却还有实力继续与辽军作战。可赵光义又整了个活!”
“在和辽军对峙时,赵光义觉得耶律斜轸兵少,面对他的大军只能自保,方才被耶律斜轸偷袭得手,不过是他大意了,只要他认真起来,耶律斜轸必不可能得手。”
宋太宗赵光义版的,耶律斜轸不讲武德,他大意了没有闪!
“于是,他没选择解决耶律斜轸,只派出一小部分兵力监视,却将大军集中在围攻幽州之上。在他看来,只要攻破幽州,一切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赵光义想法挺好,拿下幽州,其他问题的确能得到解决,可关键是他能拿得下幽州?”
“幽州可是一座坚城,城墙又高又宽,且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