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须正视客观问题存在(2 / 3)

加入书签

bsp; 但此时只能采取当地方言和“普通话”并行的政策,在允许当地人用当地方言时,也要让他们学习大秦“普通话”。

    何况,李念觉得留下当地方言也没什么不好,像他来自的蜀省,蜀省话多有特点,祝福别人祖宗的“日你个仙人板板”,夸奖人聪明有才气的“你个宝气”。

    倒是废除文字没这么大影响,毕竟当今遍地是文盲,没几个读书人,废不废原先的文字对当地人没太多影响,反正也不认识。

    提问的这人并未坐下,而是又提出了一问题:“公子所言编那教材,是要将择百家中优者录入其中,敢问优劣以何为准,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之学不可入?”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到此的百家众人最关心的问题:你怎么评判百家学说的正确与否,你要选择其中哪些入教材?

    李念道:“爱国忠君为优,遵纪守法为优,引人向善为优,文明先进为优,尊重真理为优,维护国家民族统一为优……反之则为劣!”

    “至于哪家之学可入,哪家不可入,须得进行甄别商议再定。”

    “百家的学说思想都不错,但在学之时,常会忽略学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局限性之一,开创百家的诸子所处之时与我等现所处之时已经不一样了。”

    “即使诸子在我等这个时代,他们所思所想也未必会与他们当时相同,我等又岂能完全以他们的学说套用在此时?”

    李念并未说诸子的思想不对,只是提出时代不同,学的人不可呆板地用诸子的学说。

    诸子的学说不错,可如果使用的人不对、使用时间和环境不对,一样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局限性之二,诸子之学说无疑都想让天下更美更好,然在一定时期内达不到,如人人勤劳友善可致天下大同,但实际上,我们可看到有懒人和恶人的存在。”

    “因而在实现诸子愿景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阶段,懒人和恶人会存在,且将长期存在。”

    “我们便须思考在这个懒人和恶人长期存在的阶段该怎么做,该如何渡过这个阶段,达至天下大同。”

    “而不是想着靠诸子的思想学说一下便能跳过这个阶段,直接到达天下大同的最终目的。”

    诸子学说几乎都是好的,终极目的都是大同世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可实现大同的过程有问题存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某些人常会忽略问题,想直接达到最终的结果。

    李念提出的这两个局限性让很多人陷入思考,尤其几个主流学派众人。

    自春秋开始,诸子提出新的治世思想,他们这些后辈弟子却在实践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还离诸子想实现的那个世界越来越远,让他们有时自己都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