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仁宗盛治”,远超汉唐?(北宋历史)(3 / 5)
但继承赵宋皇位,成为赵宋天子,便要承担其责!”
对李念后一句话,始皇帝点头认同,既然成了赵宋皇帝,那就有责任,不能说问题不是从他这一朝开始,便推脱得一干二净。
“赵祯其实也意识到了赵宋存在的问题,想了些办法改变,如在庆历年间,在赵祯允准下,范仲淹与富弼等实行了名为‘庆历新政’的改革。”
“‘庆历新政’主要目的在解决赵宋存在的三冗问题。可新政只持续一年多,便以新政的主要人物被贬出朝堂告终。”
冯去疾道:“那赵祯肯定没有坚定支持变法新政,否则不至于此。”
李念回道:“确实没有。”
一年多便结束的新政,这也太快了,除了保守派对新政施加阻力外,肯定也有赵祯没能坚定支持革新派这一原因。
只要赵祯这位皇帝能坚定不移给革新派站台,新政不可能这么快结束。
始皇评价道:“由此也可见,这赵祯是一性情软懦之辈,无怪其能在死后被定庙号‘仁宗’。”
“新政变法若想成功,当不管前方有何阻碍,都须坚持,赵祯作为赵宋皇帝,当予以变法大臣坚定支持。可赵祯之性,决定其不可能支持到底,其见新政变法得罪人过多,便会犹豫,见有人中伤诬陷变法大臣,便会怀疑……”
“其都不能坚持,这庆历新政又如何进行得下去?赵祯定是见新政阻碍太大,有许多人反对,遂想停下新政,以安这些人人心,同时他虽将变法大臣贬谪,却不会害其性命,甚至还会在之后将其等再行重用。”
简要概括始皇对赵祯的评价,这人做皇帝没魄力没决心,想要同时所有人都不得罪。
所以,赵祯得了个“仁宗”庙号,因为在这厮手底下当官做事太爽了,丝毫不用担心会触怒他而被杀头。
至于辽国和西夏为何怀念赵祯,因为这厮给他们加了岁币、送了赏赐,而且送的还挺爽快,谁不喜欢这样的老好人送财童子?
李念道:“正如陛下所言,赵祯因其性情之故,即便有范仲淹、富弼这等名臣,也没法将庆历新政进行下去。庆历新政必会失败!”
“在庆历新政后,赵祯在政治上再没有多少建树。至于军事方面,其在位时的主要军事冲突便是和西夏之战。”
“西夏是赵宋的历史遗留问题,但在赵祯时彻底被捅破。明道元年,李德明病逝,由其子李元昊接过权力,李德明及其父李继迁都有自立建国之想,但在两人时,其等实力不足,只能忍耐,可在李元昊时,实力虽仍不如辽宋,但已能自立建国。”
“于是在赵祯宝元元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取国号为‘夏’,史称‘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土被宋廷认为是大宋疆土,且李元昊的父祖都接受过宋朝赐封,被宋廷认为是宋臣。”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