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王贲到来,韩信随军(2 / 3)

加入书签

跟着我们,我们认为有重大消息,便将他们带了回来。”

    王贲点了点头,道:“做的不错,当记一功!”

    他转头正要对跪在地上的两平民说些什么时,却见那名传信的亲兵又进了营帐,遂将要说的话停下,把目光投了过去。

    那亲兵道:“将军,又有人回来了,他们也带了人!”

    王贲听后一想,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叛军真在这些地方胡作非为,那逃难的人肯定不少,而且为逃避叛军抓捕,这些逃亡的人要是够聪明,肯定会分散逃,会撞上他派出去的探子便也正常。

    但王贲还是让亲兵将回来的这一批探子进来,将他们遇到的事详细讲了一遍。

    果然,这批探子也是在前往侦察消息时,遇见了这些逃难的平民,然后给带回了大营,接着又有探子归来,都带着逃难的平民,基本可确定事情为真。

    待探子和平民都退下后,王贲看了看营内众将,未问其等,而是看向坐在众将末尾的一名少年,问道:“韩信,你怎么看?”

    听到王贲的话,营内众将也看向那少年,对王贲越过他们去问少年,众将一点也未生气,反而很好奇这少年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即使他们想生少年的气,也不大敢,因为少年的身份有些离谱,不仅是王翦老将军的弟子、王贲的师弟,同时还是尉缭弟子、蒙氏兄弟的弟子,据说那位李念公子也为其师。

    这师资背景离谱到就是大秦的诸位公子也不具有,可却硬是出现在了这个少年身上,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让这么多人为其师,来教授于他,更离谱的是这些人还接受了。

    少年也着了甲,明明年龄不大,却一副小大人小将军的样子,听到王贲问他,从他坐的小马扎上起身道:“信以为此事不假!”

    王贲看向他父亲收的这个小师弟,今次会将其丢过来,明显是让其见识战场,跟随学习历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这些话尽管此时未有,但其中的道理,这时的人也知晓,纵有再好的师资,可若不亲去实践,也只会沦为纸上谈兵之辈。

    王贲又问道:“那叛军为何要这般做?他们难道很蠢,不知做了这些事后,他们将失去人心,日后再难立足于此?”

    在那两平民入帐讲说叛军所做的事时,韩信便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他道:“信以为他们不蠢,会做这些事有如下原因:”

    “其一为其等无路可走,陷入了绝境,如同困兽,困兽将死,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延续自己的性命,若不能延续,那就让更多人为其陪葬。”

    “因为他们若是落败,将没有以后,自家性命尚不得存,又怎会考虑他人?”

    说到这,韩信想起李念给他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