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儒家,自我阉割侍君王(2 / 3)

加入书签

为了后世君王的工具?”

    儒家成为后世君王统治工具这点被指了出来,嬴政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儒家成了工具,那其他百家呢?

    “是!汉武时,儒家博士董仲舒上书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后,儒家逐渐成为天下最主流的学派,没有之一!”

    嬴政回忆了下,他记得在李念背过的那段谶言中,汉排在秦之后,为“一统秦两汉”,汉武是秦之后那个王朝的君王?

    这汉也不咋样啊,竟有这等昏庸之君,听信那个叫董仲舒的儒生,罢黜其他百家,独尊儒家。

    李念继续道:“儒家会成为君王的工具,是他们进行了自我改造,使自己适用于君王统治,否则自春秋时儒家问世这么多年,为何不曾有君王以儒治国?”

    “简言之,是儒家先把自己变成了一件适合君王使用的工具!”

    “也只有这样,它才能从百家中脱颖而出,有让君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基。”

    “成为君王工具后,君王自然想将儒家改造得更顺手,用起来更便利,而儒家为了迎合君王,也在继续对自己进行改造。”

    “如此一来,儒家愈发利于君王统治,但越适合于君王,则越不适合天下万民!”

    这句话让嬴政心中一震,目光落在李念身上,那含义再明显不过,什么叫“越适合于君王,则越不适合天下万民”?

    感受到嬴政的目光,李念只觉头皮发麻,但又不能说谎,说谎付出的代价只会比说真话更大,只得硬着头皮继续。

    “于君王而言,以儒家治国是件好事,因为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非常利于他们,如在儒家定下的礼法纲常中,强调‘天地君亲师’,除天地二者外,君王为上。”

    嬴政挑了挑眉,站在一位君王的角度看,这完全没问题,虽说君王之前有“天地”,但天地又不会说话,实则还是君王最大。

    他不知道这“天地君亲师”,儒家还给配了一套“天人感应”,若有灾害发生,那一定是老天爸爸在警示凡间的君王儿子做得不对。

    “再如在儒家制定的礼教中,每个身份的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等阶森严,这使社会稳定,不易发生动荡。”

    这也没毛病啊,社会稳定,不发生动荡,难道不是好事?

    “改造后的儒家还有禁锢人心想法之妙用,一在儒家礼法纲常已成为社会秩序,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要遵守;二为儒家是君王认可的学说,想在君王那做官,就必须学儒。”

    “于是,诸多英才豪杰被吸引到儒家那些经典上,他们皓首穷经,一辈子都在研读儒家经典,自然无余力多想,不多想,就不会生事。”

    听到这,嬴政觉得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