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靖康耻?不,开胃菜罢了!(北宋历史)(1 / 5)

加入书签

    李念道:“确有这种可能。如果只是大书法家自己一个人逃,那么只有他威望大跌,被天下人耻笑,不利于他重新登台掌权,毕竟他逃了,赵桓没逃,人心多会向着赵桓!”

    “可如果赵桓同样逃了,那就不同了,父子二人都选了跑路,谁也不比谁好。”

    “大书法家这时从赵桓那夺回权势,将会变得更容易。大书法家想让赵桓迁都于南,不是为赵桓安危考虑,也不是为赵宋前程着想,而是想借此把赵桓也给拉进泥潭。”

    现在是赵佶裤裆里有屎,让人闻着滂臭,人们嫌弃他,可要是赵桓裤裆里也有屎了,那他赵佶的臭味便会被洗白三分。

    这事又不只我一人干了,赵桓那小子也干了!

    把赵桓拉到同一情况下,将之名声也给坏掉,他想再掌权便会更顺利。

    王贲道:“此人着实是一自私自利之人!”

    自私自利的人从来没少过,但自私自利到赵佶这样的,极其少见,都到这种时候了,还想着抢权。

    李念笑道:“大书法家的心思,明眼人一眼便能瞧出,他哪是为赵宋好,根本是想重掌权势!”

    “赵桓本人也想过迁都逃跑,但他想的迁都地点和大书法家所想不同。”

    “大书法家希望赵桓能把朝廷迁去南京,最终迁往东南,但赵桓想迁都的地方是襄邓。”

    蒙恬笑道:“这是知晓赵佶意图,故不想依其心思行事!”

    冯去疾道:“果真是父子,金人大军还未到,竟都想着迁都。”

    大书法家和赵桓这对父子也挺“父慈子孝”。

    在情况危急时,大书法家主动禅位让赵桓背锅,等跑路到安全地方后,大书法家又想鼓动赵桓迁都,好重新把权力拿回,而赵桓知道大书法家不怀好意,有意迁都往其他地方。

    赵桓在得知大书法家要禅位给他时的反应也是相当有意思:被吓得恸哭不已,甚至昏了过去,跟他爹大书法家得知金人大军南下的反应一模一样。

    赵桓心里是想当皇帝的,但不是在这种时候,这种情况下。

    这也是李念看不起赵宋的原因之一,这两哭哭唧唧的,被吓得昏阙,比太监还不如。

    就这种货色,还当啥皇帝,不如割了去给金人当太监。

    “但赵桓的迁都计划没能进行,原因是宋廷内的主战派坚决反对,赵桓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且当时金人已近,这时跑会被金人尾随追击,绝对会溃败。”

    “事实证明,根本不用跑,也不必畏惧金人,金人虽厉害,但汴京城高墙厚,且汴京城中军民同仇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