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危楼“鉴定”(1 / 3)
城南,曙光小区。名字充满希望,现实却是一片沉重的灰败。建于上世纪末的六层板楼,外墙的涂层早已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砖块,如同老人皮肤上狰狞的血管。楼道里堆满杂物,光线昏暗,空气中常年弥漫着潮湿、霉变和饭菜混合的复杂气味。这里的住户,多是老人、低收入的外来务工者,以及一些无力搬离的原住民。这里是他们在城市里唯一的栖身之所,拥挤,破旧,却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与微末的希望。
然而,这份脆弱的安宁,即将被打破。
几辆贴着“鼎坤实业”标识的SUV,以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强势,停在了小区狭窄的入口处。车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陶成文,他依旧是一身不合时宜的西装,脸上挂着那种混合着谄媚与优越感的笑容。紧接着,是黄国健。
黄国健穿着一身崭新的、印有“鼎坤建筑咨询”字样的蓝色工装,这身衣服像一层不属于他的皮肤,紧绷而别扭。他手里提着一个半旧的工具包,里面装着他吃饭的家伙——万用表、测电笔、一些小工具,以及一份空白的评估表格。他的脸色比几天前更加苍白,眼窝深陷,眼神躲闪,不敢与任何人对视。他感觉自己像个被推到前台的傀儡,每一步都踩在虚无和罪恶的边缘。
跟在黄国健身后的,是沈舟和魏超(VCD)。沈舟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和看起来颇为专业的激光测距仪,神情严肃,仿佛真的在进行一项严谨的技术工作。魏超则轻松得多,他嘴里叼着烟,眼神四处扫视,像是在评估着什么,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而在稍远一点的地方,鲍玉佳、张帅帅、马文平、程俊杰等人,或靠车而立,或分散在小区出入口附近。他们没有穿工装,只是普通的夹克甚至背心,但那股子从监狱里带出来的、未曾收敛的戾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威慑场。他们不说话,只是冷冷地注视着进出的人群,如同盘踞在领地边缘的猛兽。曹荣荣也在其中,脸上还带着上次被鲍玉佳殴打未完全消退的青紫,低着头,显得格外安静。林奉超和付书云没有出现在一线,他们按照孙鹏飞的安排,在“后方”负责与其他“合作单位”的沟通,以及处理一些文书工作。武京伟、伍华权、梁露等人,则散布在小区内部,负责盯梢和传递信息。
这个组合,是孙鹏飞精心设计的“文武之道”。黄国健和沈舟是“文”的一面,负责提供“技术依据”;鲍玉佳等人是“武”的一面,负责制造压力,清除障碍。而陶成文,则是连接文武、并确保黄国健这台“机器”正常运转的监工。
“老黄,放松点。”陶成文拍了拍黄国健的肩膀,声音带着虚假的鼓励,“就是做个常规检查,看看水电线路,房屋结构,实话实说就行。沈工和你一起,数据方面他负责。”
实话实说?黄国健心里一片苦涩。他清楚孙鹏飞要的根本不是实话。这些老楼固然存在各种问题,线路老化、水管锈蚀、墙体可能有细微裂缝,但绝大多数的建筑主体结构依然是安全的,远未到“危房”的程度,更不至于需要立刻、强制搬迁。孙鹏飞要的,是一份能将问题无限放大,足以作为强制清退借口的“权威报告”。
在陶成文“陪同”下,他们走进了第一栋楼。楼道里昏暗而压抑。有好奇的住户打开门缝张望,看到黄国健身上的工装和后面跟着的沈舟、魏超,又看到远处鲍玉佳那伙人凶神恶煞的样子,立刻又惶恐地把门关上。
“开始吧,老黄。”陶成文示意。
黄国健颤抖着手,打开工具包。他先检查了楼道里的电表箱。打开锈迹斑斑的铁皮箱门,里面电线杂乱,闸刀老旧,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他习惯性地想记录“线路老化,建议整体更换检修”,但话到嘴边,却看到沈舟在平板电脑上飞快地输入:“强电系统严重老化,绝缘层多处破损,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建议立即停止供电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