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铁证与抉择(2 / 3)
定位为一个“被迫提供想法的可怜虫”
,将所有核心决策和暴力实施意图都推给了武京伟。
对于那些自制工具,他辩解说是武京伟逼迫他搜集的,他本人从未想过真正使用。
“我只是想安安稳稳熬到出狱。”
沈舟低着头,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哽咽,“武京伟说如果我不配合,就让外面的人找我家里麻烦。
我害怕……我真的害怕……我知道错了,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我真的没想过要越狱啊,政府!”
他的表演几乎无懈可击,充分展现了他的高智商和冷静算计。
然而,郑雅萍敏锐地抓住了他话语中的漏洞:“你说你害怕武京伟,那为什么在张帅帅被隔离后,你们没有停止计划,反而决定仓促行动?这不符合一个‘被迫者’的心理。”
沈舟愣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可怜”
的状态,支吾着说:“我……我当时也乱了方寸,武京伟说不能再等了……”
尽管沈舟极力狡辩,但他参与预谋越狱的事实清楚,证据链完整。
他的“聪明”
反而让他的罪行显得更加可恶和虚伪。
基于鲍玉佳的重大立功表现(主动报告越狱阴谋,有效防止了恶性事件生),以及他在南昌监狱期间受胁迫参与犯罪、后期有悔过表现等情节,司法机关经慎重研究,决定依法对其启动提请减刑程序,并将其转入有更好教育和改造条件的监狱服刑,同时对其家人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办理转移手续前,林建奇和郑雅萍再次会见了他。
此时的鲍玉佳,虽然依旧清瘦,但眼神中少了以往的惶恐和迷茫,多了一丝历经磨难后的平静。
“到了新地方,好好改造。”
林建奇看着他,语气平和,“你的过去无法改变,但未来还在你自己手里。
别忘了你曾经穿过军装,也别忘了这次你做出的正确选择。”
鲍玉佳重重地点了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谢谢政府……我一定重新做人。”
在押送车上,他看着窗外飞掠过的田野和村庄,心中百感交集。
他失去了很多——军旅生涯、稳定的工作、多年的自由,但他守住了最后的底线,也为父母争取到了一丝安全。
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他看到了些许微光。
武京伟和沈舟因预谋越狱(未遂)等严重罪行,被检察机关依法追加起诉,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审判和刑期。
张帅帅等其他相关涉案人员,也根据具体情节受到了相应的纪律惩处和司法追究。
新城监狱的越狱风波,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垮了以武京伟为的囚内恶势力团伙,也深刻触动了其他服刑人员。
它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诫所有人:法律的底线不容触碰,任何挑战司法权威、危害社会安全的企图,都必将遭到粉碎性打击。
同时,鲍玉佳的案例也表明,即便深陷泥潭,只要心存良知、勇于悔过、积极配合,法律也会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和出路。
然而,案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人深省:如何更有效地识别和干预监狱内的危险团伙形成?如何加强对孙鹏飞这类虽已落网但其残余影响仍在的罪犯的管控?如何更好地对鲍玉佳、张帅帅这类曾有光荣经历却误入歧途的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价值观重塑,防止他们被二次污染或走向极端?
这些问题,如同高墙投下的长长阴影,需要执法者、司法者乃至整个社会去持续思考和探索答案。
而对鲍玉佳个人而言,他的救赎之路,才刚刚开始第一步。
等待他的,将是漫长的刑期和灵魂的彻底洗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