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尘归尘光向光(1 / 2)

加入书签

“归墟”

被重新定义为一种需规避而非对抗的宇宙共鸣现象,净蚀中心的使命随之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主动出击的“净蚀”

,转向润物无声的“净壤”

——致力于提升整个文明的内在平静与理性韧性,避免产生能强烈“敲击”

那面宇宙之镜的高强度意识能量。

林建奇的工作重心,也从指挥全球追猎,转向了推动一场漫长而深刻的社会意识“软性进化”

对“幽灵”

案所有关联人员的最终追踪与记录,在此刻彻底画上了句号。

他们的命运已如冷却的熔岩,形态固定,意义定格,只待时光将其慢慢风化。

安徽淮南,鲍玉佳在监狱的日常劳作中,因突心梗去世。

其死亡悄无声息,如同其最终的人生。

监狱出的通知单上,只有冰冷的姓名和编号。

他曾渴望的荣誉与后来的挣扎,最终都归于尘埃。

他的故事,是关于个体在时代浪潮中无力感的终极写照。

河北高碑店,武京伟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出狱后,他回到老家,用弟弟的名义开了一个小小的电动车维修铺,几乎不与外人接触。

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静默”

,代价是近乎绝对的自我放逐。

四川达州,林奉在漫长的刑期中,读完了监狱图书馆里所有历史类书籍。

他提交了一篇关于古代边军忠诚观演变的读后感,文笔流畅,见解冷静,仿佛在评论与自己无关的事。

他成功地将自己剥离出了过去的身份,也剥离了大部分情感。

福州,危暐因在狱中与其他犯人冲突,受伤后健康状况持续恶化。

其父危金根则因高血压等老年病,身体每况愈下。

曾显赫一时的危家,正不可避免地走向物理意义上的终局。

其他案犯,如孙鹏飞(于精神病院离世)、曹荣荣、张帅帅、魏等,其生命轨迹均已彻底固化,不再产生新的变量。

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名为“教训”

的黑色雕像群。

广东肇庆,伍华权依旧在做着他的垃圾分类员,生活平静。

他最大的“成就”

是连续三个月没有分错类别,得到了街道的表扬。

他是“微光”

计划成功防止社会细胞癌变的一个微小证明。

所有罪孽的余烬,已彻底熄灭。

而光明侧的篇章,仍在不断书写新的内容:

内蒙古,马文平的互助基金帮助了一位退役后成为农业技术专家的老兵,其项目改善了当地土壤质量。

善意的循环突破了人际互助,开始惠及环境。

湖北,程俊杰的孙子考上了大学,选择的是网络安全专业。

“我爷和我爸都受过骗,我想学点本事,让别人少受骗。”

朴实的家风中长出了对抗时代风险的现代智慧。

南昌,梁露主持编写的心理防护手册下部队,她受邀到各部队讲课,成为了许多年轻士兵信赖的“知心大姐”

她彻底告别了“傻孩子”

的过去,成为了守护他人心灵的骨干。

浙江嘉定,沈舟在净蚀中心牵头制定了“基层网络异常行为早期识别指南”

,将其过往的侦查经验转化为了系统性的知识。

西北的天才少年所在的团队,其“意识场谐波”

理论得到了实验验证,为“无害共存”

策略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

他们的故事,象征着社会自我修复和进化能力的胜利。

净蚀中心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