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逆模因之锁与人心终局(2 / 3)

加入书签

住它”

的号召,将危险的信息转化成了令人“视而不见”

的艺术品!

“找到钥匙了!”

郑雅萍激动万分,“逆模因并非不存在,它只是被编码成了另一种形式!”

基于对剪纸图案的解构,密钥成功逆向推导出了一种“逆模因”

信息的数学描述符。

利用这个描述符,小组重新筛查了海量历史数据。

很快,更多的“逆模因”

载体被现了:一旋律古怪、让人听过即忘的民间小调;一套看似毫无意义的儿童拍手游戏规则;甚至某个地区一种失传的、用于编织特定图案的独特织布技法……

它们都蕴含着同一种“逆模因”

核心,像一道道无声的禁令,默默守护着那个危险的秘密长达数十年。

“立刻尝试破解这种‘逆模因’的运作机制!”

林建奇下令,“如果我们能掌握它,或许就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针对‘归墟’相关信息的认知防线!”

然而,就在“遗忘猎手”

小组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新的异常再次出现。

这一次,异常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锚点”

网络内部。

数名长期参与冥想训练、且曾报告过“感知异常”

的核心技术人员,在同一晚做了内容高度相似的噩梦。

在梦中,他们并非听到嗡鸣,也非感到被注视,而是“看”

到了一幅景象:一片无边无际的、灰黑色的、不断缓慢蠕动和重构的巨大结构体,像是某种无法理解的宏伟建筑,又像是某种活着的、沉睡的巨大生物的内脏器官。

他们感到自己在这结构面前渺小如尘埃,并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虚无、冰冷的漠然所笼罩。

醒来后,他们无法详细描述那结构的具体形态,只留下一种强烈的情绪残余:那并非恶意,而是一种足以让人彻底失去存在意义的、绝对的疏离感。

“归墟…的内部景象?”

郑雅萍推测,感到不寒而栗,“他们的意识,在高度同步和敏感的状态下,难道…被动地‘连接’上了那个存在?”

林建奇立刻叫停了所有冥想训练。

“我们可能在无意中打开了一扇我们无法控制的‘门’。”

他神色无比严峻,“立刻对所有报告噩梦者进行最严格的身体和心理隔离检查!

密钥,分析他们的脑波数据,寻找任何异常模式!”

检查结果令人稍安:所有人员生理指标正常,脑波也无异样,只是ptsd量表评分显着升高。

那种噩梦体验似乎并未留下物理痕迹,只造成了深度的心理冲击。

但这件事敲响了最严厉的警钟:主动探索意识领域,其风险可能远预估。

人类的大脑,可能本身就是一扇脆弱的窗口,朝向一个人类心智无法承受的恐怖真相。

“遗忘猎手”

小组对“逆模因”

的破解取得了初步成果。

他们成功合成了一段极其简短的、“逆模因”

编码的音频信息。

在受控实验中,播放这段音频后,志愿者对随后展示的、与“回声”

计划相关的关键词的记忆准确率显着下降,甚至会产生下意识的回避行为。

它确实有效!

但同样,研究人员也警告,过度或不当使用这种“逆模因”

武器,可能导致不可预知的认知损害,甚至造成集体性的记忆缺失。

它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被极其谨慎地封存和研究。

林建奇下令将研究成果列为最高机密,没有他的直接命令,严禁任何形式的测试和应用。

人类从历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