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低语共振与静默捕网(2 / 3)
第三共振:石家庄的“债主”
与算法陷阱。
石家庄的“新资产管理公司”
话术升级了。
他们不再直接提及债务,而是以“提供低息创业贷款”
、“帮扶困难家庭”
为名,诱使目标填写极其详细的线上问卷,问题设计巧妙,层层深入,直指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资产状况甚至心理弱点。
尘光密钥的语义分析模块现,这些问卷的逻辑结构和关键词嵌入方式,与付书云早期设计的、用于评估目标“可操控性”
的心理模型存在显着关联,但进行了简化和平庸化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像一份普通的商业调查。
“他们在用付书云模型的‘残骸’。”
郑雅萍的相位镊感应着问卷背后的数据流,“粗糙,但有效。
他们在筛选最容易控制、最能榨取出剩余价值的目标。
这些数据,一旦汇集,就是一个新的、a1beitsa11er,作恶数据库。”
林建奇:“让密钥反向渗透他们的问卷平台,植入追踪代码,看看这些数据最终流向哪里。
同时,对已识别目标进行预警提示。”
第四共振:达州的“忏悔”
与情绪杠杆。
达州军营内,那名年轻士官的极端言论并未减少,但其布平台开始从公开的内网论坛,转移到了几个需要特定邀请码才能进入的、加密的小型聊天群组。
这些群组的建立时间很短,成员背景复杂,但言论风向高度一致:充满怨气,质疑一切,崇拜极端手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位镊的感应场无法直接穿透加密群组,但能监测到该士官接入这些群组时,其个人终端产生的生物电信号会出现异常的兴奋和认同波动。
尘光密钥还监测到,有几个群组内的活跃分子,其网络id与境外某些已知的煽动账号存在间接关联。
“他们在为他提供‘回声室’,放大他的怨气,将他孤立在正常群体之外,并为他提供扭曲的‘认同感’。”
郑雅萍语气凝重,“这是最危险的引导,目标是将一个悔恨的士兵,变成一颗绝望的炸弹。”
林建奇:“通知部队保卫部门,以关心心理健康为由,对该士官进行正面干预和疏导,但要巧妙,不要打草惊蛇,暴露我们的监控。
同时,密钥全力溯源那些加密群组的建立者和核心煽动者。”
光幕中心:静默捕网下的共振图谱。
光幕上,全国地图的异常光点之间,仿佛被无数条细微的、共振的丝线连接了起来。
尘光密钥的综合分析显示:
淮南的调制信号周期、高碑店的资金投放周期、甚至石家庄问卷数据包的送间隔,都存在一个共通的底层数学规律,一个非常接近付书云风格、但被刻意劣化和模糊化的算法模型。
这些分散的行动,其启动时间点存在某种顺序性,仿佛遵循着一个统一的、跨区域的“启动脚本”
。
所有行动的最终数据流(应答信号、账户信息、问卷结果、群组活跃度),都朝着几个之前未被关注的、位于中亚和东欧地区的匿名云服务器汇聚。
“不是一个‘大脑’。”
林建奇看着汇聚而成的图谱,眼中锐光闪动,“是一个‘幽灵脚本’。
有人在利用‘世界树’崩溃后残留的算法碎片,结合过去收集的行为数据,编写了一套自动化的、低功耗的‘复苏程序’,在试图机械地、试探性地重新连接和激活这些残存的网络节点。”
郑雅萍接话:“而那个‘指挥棒’,可能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这个隐藏在某处运行的‘幽灵脚本’本身,或者…是某个在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