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深海暗流(2 / 3)

加入书签

,查抄‘深蓝冷链科技’所有注册关联地址,重点是可能存在的隐蔽实验室或仓储点!

技术组,深挖钆-157的最终去向,我要知道它被用在了哪里!

物证组,立刻将纳米涂层与钆-157标记的关联性形成铁证链!”

命令如同冰冷的链条瞬间绷紧。

指挥中心内,键盘敲击声、通讯指令声密集响起,巨大的电子海图上,代表临港老码头区的区域被高亮标红,无数代表警力调动的光点开始向那里汇聚。

海东市,临港老码头区。

这里曾是繁华的渔港心脏,如今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只余下破败的喧嚣。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鱼腥味、柴油味和海风带来的咸涩气息。

巨大的渔船锈迹斑斑地挤在泊位上,卸货区堆满泡沫箱和碎冰,光着膀子、皮肤黝黑的工人在湿滑的地面上忙碌。

狭窄的巷弄如同迷宫,两侧是低矮的仓库和廊、小饭馆混杂的门面房,电线在头顶杂乱交织。

张宇没有坐在指挥车里。

他换上了一身半旧的夹克和工装裤,脸上沾了些许码头特有的油污,混在刚下工的搬运工人中,沿着“海丰”

市场后巷潮湿、散着鱼内脏腐败气味的小路,看似随意地走着。

他的目光锐利而隐蔽,扫过巷子两侧紧闭的卷帘门、堆放的杂物、以及偶尔出现的、眼神警惕的闲散人员。

这里是周天豪经营多年的地盘,任何陌生而刻意的探查都可能打草惊蛇。

他需要的是地气,是那些被宏大叙事忽略的、沉淀在角落里的真实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巷子深处,一家挂着“老刘渔具修理”

破旧招牌的小店前,几个穿着胶皮围裙的老渔民正蹲在门口抽烟,满脸愁容地低声抱怨。

“…妈的,这日子没法过了!

‘海丰’的价压得比脚底板还低,说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钱呢?拖了三个月了!”

一个满脸沟壑的老渔民狠狠啐了一口。

“听说老周家那小子,周天豪,现在跟‘海丰’穿一条裤子?”

另一个瘦小的老头压低声音,“他那些冷冻车,天天往那后面新建的大冷库里跑,神神秘秘的,谁知道运的什么?正经鱼货哪用得着那么好的车?那冷气开的,站旁边都冻骨头!”

“嘘!

小声点!”

旁边的人紧张地看了看四周,“姓周的现在手眼通天,惹不起!

听说前阵子有省里来的记者想查‘海丰’的账,第二天车就掉海里了,人捞上来都傻了,屁都不敢放一个!”

“可不是!

现在码头上的兄弟,要么忍气吞声给他干,要么滚蛋!

以前还能自己卖点散货,现在?他那帮人凶得很,见着就砸!”

老渔民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和被压榨的愤怒。

张宇的脚步在渔具店门口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像是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那些抱怨的老渔民,又自然地继续往前走,仿佛只是一个路过的工人。

这些零碎的抱怨,拼凑出一幅清晰的图景:周天豪利用“海丰”

这个看似合法的水产市场作为掩护,实际上垄断了码头物流,建立起一个高压控制的走私网络。

那些装备精良、屏蔽性能强的冷冻车,绝不仅仅是运鱼的!

老渔民提到的“冻骨头”

的冷气,很可能就是维持那种特殊纳米涂层所需的环境,甚至…是为了运输某些对温度极其敏感的“货物”

——比如,需要低温保存的“种子”

胚胎,或者进行活体改造所需的生物材料!

他走到巷子尽头,一堵高大的、爬满藤蔓的水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