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基因时钟(2 / 4)

加入书签

材质扫描数据。

这些信息不再是碎片化的噪音,而是在李晴高度凝练的感知下,被提炼、转化,形成一种纯粹的、越语言的存在感知流。

她在“倾听”

物质本身的声音,寻找潜藏其中的、与“秩序”

污染同源的“指纹”

突然,一股新的、强度被严格控制的加密数据包注入这片意识之海:

基因图谱比对异常点报告:

-7型微生物核心编辑特征(crispr-cas12a变体编辑位点模式)→与国际刑警组织“生物犯罪特征库”

中,一桩五年前生在挪威特罗姆瑟的“北极圈生物实验室非法基因编辑案”

查获的未完成实验体(代号:fr0st-3)编辑特征高度吻合(相似度987)!

-7培养液残留中,检测到极其微量、独特的嗜冷古菌代谢物标记(代号:9)→该标记仅存在于北极圈特定冰川融水及深冰芯样本中!

冰冷的结论在李晴的意识深处自动凝聚成形:

-7并非“博士”

团队的原创!

其核心编辑技术及关键原料来源,直接关联五年前挪威的非法生物实验室(fr0st-3)!

而该实验室的背景穿透…指向一个名为“北极星前沿生物”

的壳公司,其最终受益人…赫然是秩序地平线基金会(0hf)早期资助的“极地生态研究”

项目!

基金会(0hf)的基因污染武器研线…早已在冰盖之下埋藏多年!

黄海,只是其技术扩散的“下游”

这结论并非李晴主观思考的产物,而是她破碎意识中残留的检察官逻辑本能与然感知在数据催化下形成的冰冷推演!

如同沉睡的深海探测器被特定频率唤醒,自动输出了海底矿藏的坐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结论输出!”

监控量子意识备份的神经信息学家失声叫道。

屏幕上,那指向挪威特罗姆瑟和“北极星前沿生物”

的关联链条被清晰地投射出来!

海东市局核心会议室。

空气凝重。

张宇、沈澜、国际刑警组织驻华联络官安德森、以及几位面容冷峻的国安人员围桌而坐。

屏幕上正展示着李晴意识输出的关联链条,以及“溯源者”

系统比对的基因铁证。

“特罗姆瑟…北极星前沿生物…”

安德森操着生硬的中文,手指敲击着桌面,“五年前那案子我经手过。

实验室被突袭前生了剧烈爆炸,主要研究员失踪,核心数据被毁,只抢救出几份残缺的实验体样本(fr0st-3)。

‘北极星’公司随即破产清算,线索全断。

我们一直以为那是一次失败的独立犯罪…没想到是基金会(0hf)的早期技术储备库!”

“技术储备库,也是污染源头。”

沈澜指着-7图谱和9标记,“嗜冷古菌代谢物…北极冰川融水…基金会(0hf)在利用极地极端环境和独特生物资源,研环境耐受性极强的基因污染武器!

fr0st-3是原型,-7是成熟体!

必须找到那个实验室的原始位置或残留物!”

“实验室旧址在特罗姆瑟郊外峡湾,爆炸后已是一片废墟,被冰雪覆盖多年。”

安德森调出卫星地图,一个被白色覆盖的临海区域,“常规手段不可能有现。”

“常规不行,就用‘非常规’。”

张宇的目光投向沈澜,“陈老伯的种子…对污染源有常感应。

李晴的意识…能捕捉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