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暗流之证(3 / 4)

加入书签

再是被动接收,而是带着一丝新生的、模糊的“好奇”

,轻轻触碰着这些信息碎片:

林薇的声音(关于“土壤”

):字句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在混沌中激起微弱的涟漪。

一种冰冷的、属于检察官的理性共鸣被触动,与她意识深处那片混沌之海产生了奇异的调和。

土壤…罪恶的温床…清理…

管道清理影像:穿着臃肿防护服的身影、被灯光照亮的粘稠银灰色固化物质…这些画面触了更深层的感知链接!

李晴的“视线”

仿佛穿透了影像,直接“触摸”

到那些固化污染物内部!

她感知到其中蕴含的、被高度提纯后陷入死寂的混沌能量本质,以及一种…被强行扭曲、禁锢的痛苦回响!

如同无数微弱灵魂被碾碎后凝固的悲鸣。

这感知让她意识深处的混沌漩涡产生了一阵不适的翻涌。

吴天华妻子的照片:那张温婉恬静的脸庞,带着旧时光的柔和光晕,投入混沌的深海。

没有剧烈的情绪波动,只有一种深沉的、近乎叹息的虚无感。

仿佛看到了一个遥远灯塔熄灭后残留的光痕,最终被无边的黑暗吞没。

这虚无感,与她自身的存在状态,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

维生舱外,监控屏幕上,李晴的脑波活动出现了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波动。

不再是单一的反馈尖峰,而是形成了一小段持续数秒的、包含多种频率叠加的波形。

这波形,被秦明团队命名为“认知共鸣谱”

“她在‘理解’…”

秦明喃喃道,眼中闪烁着近乎敬畏的光芒,“不是记忆恢复,是更深层的…存在层面的感知与映射!”

市检察院档案室。

林薇独自坐在灯下,面前摊开着吴天华那本厚重的病理观察录。

她翻到了最后几页被撕掉的残页处。

借助侧光灯和多光谱扫描仪,她仔细辨认着残留纸页上模糊的压痕和极其微弱的墨水洇染。

突然,她的目光凝固在一条几乎不可见的、横向的压痕上。

那不是笔迹,更像是曾经有一张纸条被夹在这里,留下的印记。

印记的边缘,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圆形的凹陷轮廓,轮廓中心,似乎有一个更小的、十字形的压痕。

林薇的心猛地一跳!

她立刻调出李国富被突破心理防线后,为求活命而秘密交出的一枚私人印章的电子拓印图。

那枚印章属于当年惠民拆迁公司的一位已退休高层!

印章的图案——外圈是环形,中心一个十字星——与笔记本上残留的压痕轮廓完美吻合!

她小心翼翼地将多光谱扫描聚焦在那压痕区域。

经过复杂的图像增强和反色处理,一行被岁月和撕扯几乎彻底湮灭的铅笔字迹,如同幽灵般浮现在屏幕上:

“…塘湾村西区地下水砷汞本底值异常报告…已按‘老规矩’处理…补偿核算…可酌情上浮…务必封口…吴工若问…推给自然本底…”

冰冷的字句,如同淬毒的匕,刺穿了时间的尘埃!

这行写在夹条上的指令,清晰地指向了更早、更深的腐败!

惠民拆迁公司(甚至可能牵扯更高层)为了压低拆迁成本,刻意隐瞒了塘湾村部分区域早已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砷汞标)真相!

他们利用吴天华妻子病重、急需用钱的弱点(“吴工”

),可能以某种方式让他“现”

或“利用”

了这片污染土地(比如鑫隆厂排污点选址),甚至可能在补偿款上做了手脚(“酌情上浮”

作为封口费?),最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