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毒刺与微光(1 / 3)
海东市局,物证中心绝对隔离区。
那代表“净化协议”
的猩红光点,如同嵌入黑暗宇宙中的一颗不祥恒星,恒定、冰冷。
它不再闪烁,而是持续散着无形的压力,穿透厚重的屏蔽层,死死锚定在城市的另一端。
秦明站在强化玻璃前,镜片后的目光沉得像铅。
屏幕上,一个独立的曲线图正缓慢、却无可阻挡地攀升——那是李晴体内“血证锚点”
的实时强度数据。
每一次微小的跃升,都意味着那根无形的毒刺扎得更深,离引爆的临界值更近一步。
“抑制方案?”
秦明的声音干涩。
“能量屏蔽已达极限,强行压制只会刺激锚点加固化。”
一名研究员摇头,“物理切除共生晶体…风险过,可能导致锚点能量瞬间失控引爆。
唯一的窗口…”
他调出另一份图谱,是截获的“残响”
金属罐内部物质的初步分析,“罐内是高度提纯的neur0ca1pr0,混合了未知的稳定剂和神经递质阻断成分。
它…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强行压制共生微晶的活性能量波动,干扰锚点的信号稳定性,为我们争取操作时间。”
“干扰?”
秦明眼神锐利,“能争取多久?”
“理论模型推演…不过24小时。
而且效果会随时间递减,锚点最终会突破压制,强度反弹。”
“24小时…”
秦明转身,通讯直连医院屏蔽室,“李晴,听到了吗?那罐药,是你暂时离开这张病床的唯一通行证。
但代价是24小时的倒计时,锚点会在尽头等着你,更凶险。”
屏蔽室内,低沉的力场嗡鸣如同背景噪音。
李晴的目光落在自己左臂那冰冷的聚合物束缚具上,穿透缝隙的晶体尖刺闪烁着嘲弄般的寒光。
24小时?足够了。
对一个在地检公诉席上无数次与时间赛跑、在证据链的钢丝上寻找致命一击的检察官而言,这甚至算得上奢侈。
“药在哪里?”
她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异常平静,带着一种久违的、属于“检察官李晴”
的穿透力。
“正在押送途中。
旧货市场那边,张宇他们截获了罐子,但赵大勇…跑了。”
秦明快同步信息,“‘老铁废品站’是关键节点,赵大勇很可能要去,或者他的同伙会去取货。
我们的人正在布控,准备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李晴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冷峭,“太慢了。
赵大勇刚经历围捕,惊弓之鸟,未必敢立刻现身接头点。
那个王强…他交代的‘老铁废品站’第三个蓝色铁皮桶,是固定投放点?”
“是。”
“赵大勇这种极度谨慎、习惯利用他人当‘白手套’的人,不会只依赖一个临时煽动来的王强。
废品站附近,必有长期存在的暗哨或伪装成普通从业者的眼线,负责监控投放点是否安全,是否有‘尾巴’。”
李晴的思维高运转,如同回到了分析复杂经济罪案的卷宗前,“布控动静太大,容易打草惊蛇。
给我那罐药,我去。”
半小时后。
城西旧货市场边缘,一辆毫不起眼的灰色厢式货车静静停在一个堆满废旧轮胎的角落。
车厢内经过简易改装,布满了闪烁的监控屏幕和通讯设备,俨然一个移动指挥节点。
厚重的车门拉开,裹着宽大深色外套、戴着口罩和帽子的李晴,在两名便衣的护卫下迅钻入。
她的左臂外套下,临时加装了一个特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