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河港毒巢与神经锁链(1 / 3)

加入书签

巴塞尔的夜雨敲打着废弃河港仓库的锈蚀铁皮,如同无数冰冷的指尖。

李晴潜伏在阴影中,左臂固定器下的疤痕在潮湿寒气中隐隐作痛。

陈刚留下的坐标指向这片荒芜——编号c区的巨大筒仓群,曾是谷物枢纽,如今是“诺瓦幽灵工厂”

的完美伪装。

空气里除了铁锈和淤泥的腐败气息,还夹杂着一丝极淡的、被雨水稀释的刺激性卤素气味——陈刚密码中那个独特取代基的化学灯塔。

第一道锁:筒仓的“呼吸”

与电子哨兵

c区外围布满了物理障碍:带刺铁丝网、震动传感器、红外摄像头。

但真正的威胁在无形之中。

腕表扫描仪检测到一种覆盖整个区域的、低频的神经抑制背景场!

强度虽不足以瞬间放倒入侵者,却会持续干扰判断力、诱焦虑和方向感错乱,如同无形的迷宫。

李晴取出微型无人机(陈刚应急包中最后一件装备),设定为低空、静默模式,贴着泥泞地面飞向筒仓区。

无人机搭载的微型卤素传感器很快锁定气味源——3号筒仓底部一个隐蔽的通风口!

同时,热成像显示筒仓内部有多个移动热源,分布规律,像是巡逻守卫。

然而,就在无人机试图靠近通风口时,扫描仪突然报警!

通风口周围的金属结构上,密布着肉眼难辨的压电感应薄膜!

任何轻微触碰或空气流异常变化都会触警报!

这不是简单的通风口,是工厂的“神经末梢”

,也是陷阱!

李晴收回无人机。

强攻通风口行不通。

她的目光落在筒仓侧面高处的旧检修爬梯上。

爬梯锈迹斑斑,尽头是一扇被焊死的铁门。

但腕表扫描显示,铁门周围的金属锈蚀程度异常均匀,门缝边缘有极其微弱的高频电磁密封场残留痕迹——这门近期被高频焊接设备重新密封过!

下方看似坚固的水泥基座,扫描回波却显示出内部存在空洞!

秘密入口!

通道在基座内!

李晴绕到筒仓背面的河岸斜坡。

斜坡下堆满废弃的集装箱和轮胎。

她挪开几个沉重的轮胎,露出下方潮湿的泥土。

腕表的地质扫描模式启动,很快在泥地下方不到半米处,勾勒出一个边长约一米的方形金属盖板轮廓!

盖板边缘的泥土颜色略新,显然近期被挖掘过。

第二道锁:地下的“蜂巢”

与陈刚的坐标

撬开沉重的盖板,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陡峭金属梯通向黑暗。

浓烈的卤素气味混合着化学溶剂的酸味扑面而来。

李晴戴上简易过滤面罩,小心下行。

梯底连接着一条狭窄的混凝土通道,墙壁布满粗大的管道。

扫描仪显示,神经抑制场在此增强,空气中还飘散着肉眼不可见的神经兴奋剂纳米气溶胶——这是“净化天使”

生产线泄露的副产品,能让人在抑制场中保持“高效”

工作,实则加神经损耗!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

巨大的地下空间被改造成一个肮脏而高效的合成工厂。

反应釜嘶吼着,管道纵横交错,戴着简陋呼吸面罩的工人在弥漫的蒸汽中麻木操作。

中央控制台上,几个穿着灰色制服的技术员监控着屏幕。

而最令人心悸的,是工厂一角被透明防爆玻璃隔开的区域——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台改进型神经感应椅,椅背上连接着粗大的管线!

椅子上空无一人,但显然是为“净化序列”

实验准备的最终装配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