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恋爱脑(2 / 3)
际上,法国的教会学校大部分也就这种配置。
约瑟夫突然感觉自己为推行义务教育而准备的650万法郎经费很可能不够用。
像迪比松这样愿意不计利益投资基础教育的人可没几个,往后大头肯定都得由法国政府来出。
他叹了口气,对迪比松道:“我个人捐款1万法郎,用来购置一批桌椅吧。”
这四所“新小学”是义务教育的“示范店”,还是要尽可能搞得完善一点儿才行。
迪比松立刻惊喜地抚胸行礼:“感谢您的慷慨,您真是……”
“这不算什么。”约瑟夫摆手打断了他,又问道,“对了,招生情况怎么样?”
“坦白讲,比我料想中的要差一些。”迪比松道,“目前,圣安东尼区的学校已确定有110个孩子在下个月入学,而这里只招到70多个。其他那两个学校也都差不多。”
“这么少?”约瑟夫有些诧异。这只有学校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的三分之一。
他原以为把新式学校的噱头打出来,肯定是生源爆满。他可是让迪比松在《巴黎商报》上做了广告的。
“这……您知道,教会学校不收学费。还有很多人要依靠孩子工作赚钱,所以不会让他们学习。”
约瑟夫立刻道:“那就每天向学生提供两份面包好了。多花的钱政府会以减税方式,补贴给您。”
“新小学”比较尴尬的地方就在于不能直接免费——那样会让教会立刻意识到这是冲自己来的,而且多半会发现政府进行了补贴。
目前,教会对法国教育体系的话语权还是非常大的,在能够替代教会学校的体系建立起来之前,暂时还需要稳住教会。
“这肯定会有帮助,”迪比松的神色有些无奈,“但大部分人可能仍会选择教会学校。”
习惯这东西根本不是一时半会能改过来的。而且这个时代的人都是虔诚的教徒,去教会学校是为了更接近天主。
约瑟夫点头:“先试试看吧。”
他已在心中琢磨着,要尽快推进教会改革才行了。
如果把教会的什一税的钱全部投入教育,几个月时间,就能建起足够容纳全国儿童的学校了。
等义务教育搞起来之后,法国将迅速拥有数百万高质量的劳动人口,令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历史上,普鲁士就是依靠完善的全民义务教育,实现了工业化的后来居上。他们能赢得普法战争,义务教育绝对功不可没。
不过现在,法国在这方面注定要领先他们三十年左右了。【注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