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更稳定的后院(2 / 3)
p; 如果说各个城市的优势产业链是稳定北意大利经济的锚,那么技能培训学校就是缓冲器。
比如米兰,目前的缫丝、木刻、艺术品产业大概能提供七八百个工作岗位,而培训学校又能容纳五百人以上。
这1300来人看似不多,但在他们后面则能带动一大批衣食住行相关的产业,至少解决上万个家庭的生计问题。
而米兰一共也就13万人口。整个城市的经济形势立刻就能稳住。
随着这些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商品还能销往德意志、奥斯曼、俄国等地。届时,所需要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多,米兰城里的人口多半会不够用。
北意大利的城市得到发展,购买力也会越来越强,实质上是扩大了法国货的销售市场——这相当于意大利人赚德、俄、土等地的钱,来买法国的产品。
所以,约瑟夫才会不惜投入,来帮北意大利各国培养各自的产业。小弟太弱的话,其实对大哥是严重的拖累。
而且除了市场方面的收益,法国还能依靠这次的“产业援助”增强北意大利地区亲法的趋势。
各国政府拿了法国的大笔贷款,也将更牢固地依附于法国。
同时,法国的各种专利、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也都随着产业援助,进入了意大利。以后,意大利人就算想在政治上脱离法国,也会发现国内的产业情况根本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后院”将变得更加稳固,更加富裕,关键时刻,也能对法国提供更大的支持。
至于这次向各国提供的总计1400多万法郎的贷款,约瑟夫原本是准备在北意大利,发行一批国债。
这里的贵族其实还是很有钱的——只要利息合适,卖出1千万的国债应该难度不大。这也算是拿意大利人的钱,促进他们自己的产业发展了。
之后,法国还能通过在各国产业中的入股,以及专利收入赚到不少钱。其实,就连培训学校都是能盈利的。
不过,约瑟夫在得知那不勒斯搅入了这次北意大利的暴乱之后,便决定要让费迪南多四世也“分摊”点儿费用了。
佛罗伦萨的街道旁的一辆马车里。
科斯坦蒂尼伯爵眼见原本群情激愤的市民纷纷散去,不由得眉头紧皱。
他是怎么也没想明白,佛罗伦萨政府什么时候规划了这么大规模的鞣皮厂,以及皮具加工厂。
据说,还有法国商队提前订购了大批皮靴和皮包,令这里的失业问题迅速得到了缓解。
现在,城里到处都在议论新工作和培训,根本没人理会什么意大利统一的话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