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书香里的新篇章(1 / 2)
社区图书馆开业满月那天,陆子昂特意起了个大早。
晨光熹微中,他看见王大妈已经带着几个老姐妹在图书馆门前的小广场上练太极,动作整齐划一,衣袂飘飘间竟有几分仙风道骨。
\"小陆,快来!\"王大妈收势后朝他招手,\"咱们正在商量图书馆满月庆祝活动呢。\"
原来,居民们自发组织,要给图书馆办个\"满月酒\"。
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李大爷捐出了珍藏多年的文房四宝,说要办个书法展;
新搬来的音乐老师小杨主动请缨,要组织一场小型音乐会;
连煎饼摊的老赵都拍着胸脯保证,当天所有煎饼半价。
\"这就是咱们小区的可爱之处。\"陆子昂对赶来帮忙的阿杰笑道,\"总能给平凡的日子找到庆祝的理由。\"
阿杰正小心翼翼地修复一本破损的古籍,闻言抬头:\"生活本来就需要仪式感。不过老陆,你这馆长当得可真够称职的,我听说连市图书馆都派人来取经了?\"
这事说来有趣。
市图书馆的副馆长偶然路过,被这个藏在小区里的图书馆吸引,进去转了一圈后大为震撼。
特别是看到那面贴满读者笔记的\"心声墙\",以及由孩子们手绘的图书分类标识,这位资深图书馆人连说了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一个社区图书馆能办得这么有温度,没想到居民参与度这么高,更没想到...\"副馆长握着陆子昂的手说,\"是您在打理这里。\"
这件事很快在小区传开,居民们的自豪感又上了一个台阶。
最直接的表现是,来图书馆当志愿者的人排起了长队,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都争着要当\"图书小卫士\"。
\"你这算是又开创了个新领域。\"老周某天来访时打趣,\"从顶流明星到社区图书馆长,这转型跨度够大的。\"
陆子昂正在整理新到的绘本,闻言笑道:\"这才哪到哪,下周我还要给孩子们开写作课呢。\"
他说的写作课,源于一个小读者的突发奇想。
那个总是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他:\"陆叔叔,为什么书里的故事都发生在很远的地方?我们小区就没有故事吗?\"
这个问题触动了他。于是,\"发现身边的故事\"写作课应运而生。
第一堂课,他带着孩子们在小区里转悠,教他们观察:香樟树下蚂蚁搬家的路线,老槐树上鸟窝的构造,甚至煎饼摊前排队人群的神态。
\"写作的第一步是学会看见。\"他蹲在花坛边,指着正在采蜜的蜜蜂对孩子们说。
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充满童真又贴近生活。
有写流浪猫日常的,有描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还有个孩子写了一篇《我的明星邻居》,把陆子昂每天晨练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这篇可得收藏好。\"老周看得直乐,\"将来说不定能拍成电影。\"
写作课的成功启发了更多居民。
退休的语文老师办起了古诗词鉴赏班,报社编辑出身的老记者开了新闻写作讲座,连只会写施工日志的建筑工人老张都来讲了一堂\"实用文体写作\"。
图书馆真正成了小区的文化中心。
每天从早到晚,这里都流动着不同的风景:早晨是老人们读报聊天的轻声细语,上午是妈妈们带着孩子看绘本的温馨画面,下午是学生们自习的安静专注,晚上则是各类文化沙龙的热烈讨论。
这天晚上,陆子昂正准备闭馆,突然被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叫住:\"陆馆长,我能借这本书吗?\"
回头一看,是新搬来的外卖小哥小刘,手里攥着那本被翻得有些破旧的《平凡的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