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芯片突围绝不是梦(2 / 2)

加入书签

险高,短期内很难看到经济效益。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芯片产业开始走上‘下坡路’——原本计划投入研发的资金被削减,科研团队纷纷解散,不少芯片制造企业转而做起了芯片进口贸易,自主创新的火种几乎被熄灭。”

天庭第一老者听到这里,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语气严肃:“‘造不如买’的思想,本质上是缺乏长远眼光的表现啊。当时我们只看到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科技自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现在回头看,这步棋走得太急了。”

“说得对,”许振峰接过话茬,继续说道,“在经济全球化的黄金时期,我们确实通过自由贸易拿到了想要的芯片,也借助国外的技术快速推动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比如2000年以后,我国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产量迅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这背后离不开进口芯片的支撑。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依赖进口’的发展模式,就像在沙滩上建房子,看似稳固,实则经不起风浪——因为它的前提是‘各国关系友好’,一旦有些国家对我们不友好,处处针对我们,那么我们的产业就会陷入被动。”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天庭的几位老者:“各位大佬,以老美为例,如果他们想要限制我国的发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芯片产业入手——切断芯片供应、限制技术转让、打压国内芯片企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将面临‘无芯可用’的困境:手机厂商无法生产新机型,电脑企业只能停工待产,新能源汽车的智能控制系统会因缺乏芯片而无法运转,甚至连医院的医疗设备、电网的控制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到那时,大量依赖进口芯片的企业会倒闭,很多知名品牌会退出市场,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会面临失业。虽然从长远来看,我们最终能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复苏,但这个‘阵痛期’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在这期间,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