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经费截流(2 / 5)
>
走廊里,新铺的浅色地砖光可鉴人,反射着头顶明亮的LEd灯带。残留的装修气味混合着空调冷风,形成一种冰冷的疏离感。赵建国没有回他那间位于教学楼角落、堆满杂物的物理教研室,脚步沉重地朝着校园最偏僻的西北角走去。
越往西北角,光鲜的气息迅速褪尽。地面从光洁的地砖变成了坑洼的水泥路,路旁的冬青树蒙着厚厚的灰土,蔫头耷脑。蝉鸣声变得异常聒噪,与远处锅炉房的沉闷噪音交织。空气闷热凝滞,弥漫着一股铁锈与废弃物的陈腐气息。
一栋低矮破旧的砖混结构平房矗立在眼前。暗红色的老砖墙面多处风化剥落,露出灰暗的砂浆。几扇窗户玻璃残缺不全,用木板或硬纸板勉强钉着。一扇厚重的、漆皮剥落大半露出暗红铁锈的铁门紧闭着,门把手上挂着一把巨大的、锈迹斑斑的铁锁。门楣上方,一块白底红字的小木牌歪斜地挂着,“后勤仓库”几个字迹模糊不清。
这里,便是赵建国新的“岗位”——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串沉重的、带着体温的黄铜钥匙,手指在冰凉的金属齿间摸索,找到了最大、最沉的那一把。钥匙插入锁孔,发出艰涩的“咔哒”声。他用力转动,锈蚀的锁芯发出刺耳的摩擦呻吟。
“吱嘎——”
沉重的铁门被推开,一股浓烈的、如同实质般的陈腐霉尘气味汹涌而出!那是朽木、潮湿纸板、过期油漆、铁锈以及经年累月积攒的沉闷气息的混合体,呛得人几乎窒息。灰尘在门口射入的光柱中狂舞,如同被惊扰的幽灵。
仓库内部幽深昏暗。高高的、布满蛛网的顶棚下,堆积着如山的杂物:破旧课桌椅像被肢解的巨人残骸,歪斜堆叠;断了弦的球拍、瘪气的篮球、生锈的铅球散落一地;一捆捆发黄变脆的旧试卷和教材捆扎着,覆盖着厚厚的灰尘;角落里,是几台早已报废、蒙着油污和灰尘的旧式教学仪器。光线透过残缺的窗户和高处几个布满污垢的换气扇孔洞艰难挤入,形成几道浑浊的光柱,勉强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仓库深处则完全隐没在浓重的阴影里。
赵建国站在门口,适应着昏暗与刺鼻的气味,抬步走了进去。脚下是厚厚一层浮土和杂物碎屑,每一步都踩出“咯吱”的声响。仓库深处,一面墙壁格外触目惊心——大片的、深褐色或墨绿色的霉斑如同丑陋的疮疤,在灰暗的墙面上肆意蔓延、交织,形成一片潮湿腐败的“地图”。霉斑中心区域,墙皮已大片鼓胀、剥落,露出底下暗红色的砖块。那股挥之不去的霉味,源头就在这里。
他走到霉斑墙前,目光沉重。然后,从旧夹克的内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几张折叠整齐、边缘磨损的纸。那是他耗费无数夜晚,利用仓库管理员的身份便利,悄悄查阅、整理、复印出来的材料。
纸张在他微微颤抖的手中展开。上面清晰地记载着:
*原本拨付给“农村学生暑期拓展训练营”(旨在帮助贫困学生开阔眼界)的专项经费预算,共计五万元整。
*该款项被紧急叫停、取消的批文复印件(理由:“预算紧张,需优化资源配置”)。
*另一份文件——关于采购安装“多功能厅电子显示系统”的申请报告、招标文件(仅一家供应商“华耀科技”入围)及最终支付凭证,金额赫然是:四万八千元整!采购日期,就在夏令营项目被叫停后不到一周!
证据链清晰得刺眼!冰冷的数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灼着他的掌心!
赵建国只觉得一股滚烫的血直冲头顶,烧得他眼前发黑。愤怒、悲哀、还有一股为那些眼巴巴盼望着夏令营的孩子们(张三强的儿子张二蛋曾无数次向他打听过)感到的锥心之痛,几乎要将他撕裂!他猛地攥紧那几张纸,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纸张在他手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再也无法忍耐,猛地转身,大步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