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互助站的萌芽(1 / 7)

加入书签

雨,从深秋下到了初冬,淅淅沥沥,带着浸入骨髓的湿冷,无休无止地冲刷着这座灰蒙蒙的城市。梧桐树的叶子早已掉光,光秃秃的枝桠在铅灰色的天幕下伸展,如同绝望老人伸向天空祈求的手臂。空气里弥漫着雨水、尘土、还有老旧小区特有的、混杂着油烟和淡淡霉味的气息。

南宫婉撑着一把用了很多年、伞骨都有些变形的深蓝色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向阳花苑”小区湿滑的水泥路面上。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脚,沾着泥点。她身上那件半旧的米白色棉袄洗得有些发白,领口磨出了毛边,裹着她单薄的身体,抵御着寒风。她背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印着超市Logo的大帆布袋,里面塞满了刚从菜市场讨价还价买来的、相对便宜的蔬菜和一小块打折的猪肉。另一只手,则紧紧攥着一叠刚打印出来、还散发着油墨味的A4纸,纸张的边缘已经被雨水打湿洇开。

她在一栋居民楼侧面斑驳脱落的公告栏前停下。公告栏的玻璃碎了一角,里面贴满了各种褪色的、卷边的广告:通下水道、开锁、租房、无痛人流……像一幅幅被遗忘在角落的、关于底层生活的浮世绘。南宫婉小心翼翼地将手里那叠湿漉漉的纸,一张张仔细地贴在还空着的角落。纸上印着醒目的标题:

**【向阳花苑“邻里守望”互助小组试运行通知】**

>亲爱的邻居们:

>您是否为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而忧心?

>您是否为家中老人白天独自在家而牵挂?

>您是否在忙碌的工作与琐碎的家务间分身乏术?

>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6:00,社区活动室(原棋牌室)将开放为临时互助空间!

>***“四点半课堂”**:提供安全场地,孩子可写作业、阅读、简单游戏(需自带文具、书籍)。

>***“老人日间活动角”**:欢迎行动方便的老人前来聊天、下棋、做手工(需自带棋具、材料)。

>***“信息互助墙”**:可张贴闲置物品交换、技能互助(如简单维修、代买菜)、拼车等信息。

>**说明:**

>1.本活动为邻里自发、互助性质,**非盈利**,非托管机构。**仅收取象征性场地维护费:儿童2元\/次,老人免费。**

>2.活动期间由志愿者轮流看护,**非专业看管**,家长\/监护人需明确风险自负。

>3.倡导邻里互助精神,欢迎有时间的居民报名成为志愿者!

>发起人:南宫婉(6号楼302)联系电话:xxxxxxxxxxx

贴完最后一张,南宫婉退后一步,看着那些在冷风中微微颤动、被雨水晕染了边角的传单,像看着自己小心翼翼捧出的、一颗在风雨中飘摇的火种。她疲惫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藏着一丝微弱的、近乎执拗的期盼。这是她在经历母亲骨折、失业、独自扛下所有重压、被儿子控诉、被老师指责后,唯一能想到的、试图在绝望中抓住一点光亮和连接的办法。不是为了赚钱,那微薄的“场地维护费”连水电费都不够,只是为了……让像她一样的“寡妇”们,能有个喘口气的地方,能互相搭把手。

“哟,小南宫?这忙忙叨叨贴什么呢?”一个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略显尖利的女声响起。

南宫婉回头,是住在隔壁单元的孙阿姨。孙阿姨五十多岁,烫着卷发,裹着一件鲜艳的羽绒服,手里提着刚买的菜,眼神里带着一种社区大妈特有的、混合着好奇和审视的光芒。她凑近公告栏,眯着眼看了几秒,随即撇了撇嘴:“哎呦喂,‘四点半课堂’?‘老人活动角’?小南宫,你这……是打算开托儿所和养老院啊?就收两块钱?啧啧,这年头,两块钱够干啥的?白忙活嘛这不是!还志愿者?现在谁有那闲工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