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四章 打造春城数控机床之城(2 / 3)
在德国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希望其成为自己的一个技术来源,但是,通过实践,盛京机床才发现这个想法太
简单、太天真,因为德国的法律规定,在德国本土产生的知识只属于德国,不得转移。
作为中国的发那科和西门子数控系统最大用户,关熙友提出盛京机床同发那科、西门子联合开发一款中高端数控系统,立马遭到拒绝,痛定思痛,决定由盛京机床独资研发自己的中高端数控系统、飞阳数控系统15。
前世,在关熙友的领导下,2011年,盛京机床刚迎来自己的巅峰,以高达180亿元的年销售额问鼎世界第一,成为中国机床业的骄傲。
关熙友做梦也没有料到研发15的难度,盛京机床前后投入高达12亿元,耗费5年多的时间才研发成功,但并没有引起国内数控机床市场的重大反响,反而遭到了行业的质疑,i5的国产化率不到50%,只能在低端的2轴和3
轴数控机床上应用,至于中高端的数控机床还得安装发那科和西门子系统。
行业不买账!
为了推广15,关熙友除了继续追加投资升级i5的国产化外,还提出了“共享机床”的概念,以租代买,大家可以免费拿走机床,然后按揭付费,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市场并不买账,银行催要到期贷款。
关熙友只能借新贷还旧贷,债务越滚越多,随着2012年之后全球经济放缓,高端制造业纷纷回流欧美,中低端制造业则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国内机床产业遭受到巨大冲击,加上长期以来国内机床企业更多依赖于引进国外数
控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
虽然有了15,但缺乏中高端数控系统核心技术的盛京机床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陷入“中低端陷阱”,在低附加值产品上恶性竞争,毛利率不足10%,难以支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盛京机床2012年就陷入效益断崖式下滑,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被ST;2012-2017年连续7年亏损,累计亏损47亿元,2017年负债超380亿元,负债率高达97%,利息支出每年高达10亿元。
据说关友为了研发和升级15,前后共投入30亿元,绝大部分是银行贷款,成为压倒盛京机床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熙友引咎辞职。
前世有不少股民认为盛京机床盛极而衰是因为关熙友的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碰撞的结果。
重生前,孙健就知道盛京机床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ST,除了国家出面重组,只能破产清算。
同样没有中高端数控系统核心技术的盛京机床(0410)旗下的春城机床(600806)因为连续4年亏损(2014-2017年)及财务造假,*ST春机也在孙健重生前被沪交所终止上市,进入退市整理期。
不知道没有上市的滇省机床公司经营状况?但作为盛京机床(0410)的子公司,除非被卖掉还债,最后被母公司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