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八章 国家重点工程(2 / 3)

加入书签

;   要等10年左右,3G才能在国内落地!

    这是孙健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决定耗费巨资启动“对称计划”,建设具有卫星导航功能的星链系统,同国家联手,让国企控股,不怕吃亏。

    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不会吃亏!

    一旦3G提前在国内落地,曙光通讯集团也会赚得彭满钵满。

    吃小亏赚大便宜!

    牟大中当年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将京城南德商用卫星公司和京城南德卫星营运公司卖给孙健时,有些不舍的将“对称计划”也送给了孙健。

    “对称计划”利用前苏联被消减的中程导弹作为载体,发射88颗低轨道通讯卫星,由许多平流层飞行器和地面服务站组成,把地球罩起来,涵盖全球南北85度以内任何一个点的无线网络,面向电视转播和移动通讯,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对称计划”没有全球卫星导航功能。

    没有卫星导航功能,孙健肯定不会满意,要就不干,要干就干大的。

    黄德成、乔治·查德卫克、王经国、张俊明和王伟绩等专家教授按照孙健的要求,对“对称计划”重新设计和论证,加上全球卫星导航功能。

    通过论证,最后需要发射108颗低轨道小型通讯卫星,增加同等规模的平流层飞行器和地面服务站,总投资需要150亿元人民币。

    150亿元人民币按照如今的汇率(1:),相当于亿美元,淘宝控股公司拿出来,也不会伤筋动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二六八章国家重点工程(第3/3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System,GpS)是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的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国内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

    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为国内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东方红四号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