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2章 全中国最可怜的人(7 / 8)
的报道《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已经发表出去好两天了。
造成的影响,非常非常之大,仅在吉省,就已经让《吉省日报》卖脱销了好几次,印刷厂几次加印。
所有的报刊亭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怪事,怎么会有人一沓一沓的买日报呢?
买一张不就行了?买那么多一模一样的日报,难道真的都用来回家糊墙么?
而与之对应的,便是邮局的邮票也是卖到了脱销。
他们惊奇惊奇地发现,很多青年男女,是一版一版的买邮票,然后当场就贴在信封上,一沓一沓的将信给寄了出去。
这些信的地址,都是各省的日报编辑部。
这样异常的情况,立马就被汇报了上去,又下达到了《吉省日报》的编辑部里。
总编和副总编都只能无奈地将这些现象,告诉了记者钱淑珍。
钱淑珍这才知道,自己这可真的是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造成了这么大的意外影响。
但她并不后悔,也不怕,因为她都是根据事实去报道。
她就是要把柳茹梦那恶心的嘴脸,曝光在全中国人民雪亮的眼睛之下。
凭什么她可以得了全部的好处,然后就一走了之呢?
凭什么她可以潇洒的回到大上海去享福,把林火旺给抛弃了。
凭什么她还要在走之前,还给林火旺来了一个万箭穿心呢?
因为是带着这样的情绪去写的报道,钱淑珍的这篇《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比起她其他的文章,都带有更强烈的个人情绪和感情色彩。
这种情绪,通过文字,也强烈的感染了每一个看到的读者们。
现在影响虽然很大,但是上面也没有说这是坏的负面影响呀!
毕竟……
一直在省城生活的钱淑珍,最近也感受到了,随着回城知青越来越多,城里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恶劣了不少。
时常都能听到抢包抢钱的案子,还有不少知青回城后无所事事,开始聚众赌博和打架。
而钱淑珍的这一篇《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正好切中了“回家的知青”这一热点,也算是为上面解决知青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鲜活和典型的案例。
只是……
这个报道一发,林火旺差不多已经成为了全中国最可怜的人了。
至少在吉省,至少都有一大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