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炎黄历4443年(2 / 3)

加入书签

犹疑混着好奇。

弘历瞧得分明,语气愈见恳切。

“或许有人会问,肤色发色不尽相同,何以同为一族?

朕今日便告诉你们,外表只是身份的一部分,真正的归属,在文化认同,在精神同源。”

弘历举起手中《炎黄会典》,指尖重重落在“同源”二字上。

“何为华人?不在眉眼轮廓,不在发色肤色。

朕先前说黄肤黑发,是言华夏之常貌,却非定规铁律。

真正的华人,在是否认炎黄为祖、是否认中华文化为根、是否愿守护这片土地。

只要认下这三样,便同为华人,绝非异族!”

这话如暖流漫过人心,边疆代表们紧绷的肩头缓缓松弛,有人眼眶微热。

先前因“黄肤黑发”之语,边疆部族常遭非议,孩童换盐时被商贩刁难“发色不黑算什么华人”,流民更借此挑事。

此刻弘历的话,终让他们心头巨石落地。有首领攥紧腰间中原纹样荷包,红着眼眶低声道。

“早该如此!我们守土认祖,怎会是异族?”

弘历望着这渐渐融和的场面,神色舒展,声音又添几分庄重。

“炎黄历记的是血脉源流,《炎黄会典》传的是文化根魂。

无论你来自塞北草原,还是南疆密林,外表差异从不是隔阂。

纵无黄肤黑发之貌,只要认下这份‘同源’的文化根脉,便都是大清子民,都是炎黄后裔!”

话音落时,边疆代表率先深深躬身,用带着地方口音却无比清晰的汉语朗声道。

“臣等谨记皇上教诲!认文化之根,归炎黄之宗,愿为大清守边疆,为华夏续文脉!”

百官紧随其后,齐声道:“皇上圣明!文化同源,华夏一家!”

这回应比先前更显赤诚,混着馆外渐响的欢呼,在晨光与香火交织的会馆上空,久久回荡。

在一阵欢呼中,弘历与一众朝廷重臣缓缓离去,炎黄会馆也正式对外开放。

特勤局将士按规制散开,与会馆值守的礼官一同检查入馆者,确认无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再由礼官核对居民身份码,井然有序的查验让喧闹的人群渐渐静了下来,只余下对馆内景象的急切探问。

首批入馆的百姓与学子刚踏过门槛,便被圜丘坛的气势震得驻足。

坛中央的盘古石雕在晨光里泛着青石特有的冷光,肌肉虬结处似还凝着开天辟地的力道,斧刃劈向混沌的姿态栩栩如生,有白发老者抬手抚须,指着石像底座的云纹轻叹。

“这便是《三五历纪》里‘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的模样,竟刻得这般有精神!”

孩童们挣脱大人的手,跑到回廊下仰头看壁画,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缠的线条流畅灵动,蛇尾处嵌入的河图洛书黑白圆点,在光影里像极了夜空的星子。

有游学的举子凑上前,指着圆点排列的方位轻声讲解。

“这是按二十八星宿布的,你瞧这组对应东方青龙,那组是北方玄武,先民观天定序的智慧,都藏在这壁画里了。”

身旁百姓听得入神,纷纷凑近了细看,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人群顺着台阶涌向皇穹宇,刚到门口便被殿内的肃穆气裹住,紫檀鎏金的先贤牌位在烛火下泛着暖光,盘古、女娲、炎黄的名号清晰可辨,几位身着粗布衣裳的老农捋着袖子,竟学着先前弘历的模样,恭恭敬敬躬身行了一礼,嘴里念叨着。

“多谢先祖护佑,让咱有田种、有饭吃。”礼官见了并未阻拦,只是静静立于一旁,任由这份朴素的敬意在香火缭绕中蔓延。

最热闹的当属由炎黄文明展馆,琉璃柜前围得水泄不通,有人踮脚指着燧人氏的取火石器,惊叹“原来先民用这石头取火”。

有妇人伸手虚抚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