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废除宗室特权(2 / 3)

加入书签

在兵部尚书傅鼐身上。

“怡亲王过世已满一月,宗人府事务停滞不前,你常年与宗室打交道,有何见解?”

傅鼐躬身出列,声音洪亮。

“回皇上,宗人府掌皇族玉蝶、爵禄、刑名,干系重大,非宗室亲支难以服众。

依臣之见,可从近支亲王中择贤任用,庄亲王向来稳重,果亲王熟悉典制,二者任选其一,必能安定宗室人心。”

傅鼐特意加重“宗室亲支”四字,目光扫过众臣,显然觉得此议天经地义。

弘历未置可否,转而看向户部尚书苏琦。

“苏琦,你管钱粮,宗室俸禄、玉牒修撰皆需户部协办,你怎么看?”

苏琦拱手道:“皇上,宗人府人事关乎皇族典制,臣不敢妄议。

只是近年宗室人口日增,俸禄开销已占国库不小份额,若新掌印者能兼顾节流,自是再好不过。

至于是否选宗室亲支……臣听从皇上圣断。”

一番话不偏不倚,态度模棱两可,显然不愿卷入宗室纷争。

刚入军机的鄂弥达站在班末,见傅鼐力主宗室亲掌,张廷玉等老臣默不作声,便低头敛目,只作旁听——他知晓自己资历尚浅,此刻贸然发言易引火烧身,不如静待皇上定夺。

内阁首辅张廷玉见弘历目光投来,缓缓开口。

“皇上,按惯例,宗人府宗令历来由亲王、郡王兼任,既显皇家重视,也便于统御宗室。

庄亲王、果亲王确是合适人选,但……”张廷玉话锋微顿,“近年宗室仗着宗人府庇护,犯法者渐多,地方按察使屡屡奏报却难处置,若新宗令仍循旧例,恐难平民间怨言。”

“张首辅这话是什么意思?”傅鼐立刻反驳。

“宗室犯法有祖制减等,岂是说改就改的?地方按察使本就无权审宗室案件,宗人府断案天经地义,怎会‘难处置’?

弘历一直沉默听着,此时忽然看向立于角落的国家最高法院院长刘统勋。

“刘统勋,你推行三级法院在全国各地落地,可有体会?”

刘统勋躬身出列,神色坦然——这番话他早得皇上默许,此刻直言不讳。

“回皇上,京城法院试行两月,民间反响尚可,只是宗室成员犯罪仍归宗人府审理,百姓私下议论,说这法院与从前的刑部并无二致,不过换了块牌匾罢了。”

刘统勋话音刚落,殿内顿时起了波澜。

傅鼐猛地踏出一步,厉声驳斥。

“刘大人好大的胆子!宗室乃天潢贵胄,审断百姓的衙门岂能染指皇族案件?

祖制明定‘宗室犯罪非十恶不赦者免死’,你这是要砸祖宗的规矩,动摇国本!”

“国本在民心向背,不在特权高低!”刘统勋寸步不让,声音朗朗穿殿,“若法院只审百姓不审宗室,便是告诉天下人‘国法分贵贱’,民心一散,才是真的动摇国本!”

“一派胡言!”傅鼐气得胡须发抖。

“地方官与法院官吏多是寒门出身,岂能让他们审皇族贵胄?若亲王犯法也与庶民同罪,传出去岂不让外邦耻笑我大清无皇家威仪、失了体统?”

刘统勋却半步未退,反而躬身向前,字字清晰。

“傅大人此言差矣!司法公正不分出身,寒门官吏凭才学入仕,审案更重法理。

皇族贵胄若犯国法,凭身份脱罪,才是真的失了体统!臣恳请皇上——剥离宗人府审判权,无论宗室亲王还是远支皇族,凡涉刑事民事案件,一律交由法院审理!”

这话如惊雷落地,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连一直沉默的鄂弥达都猛地抬头,傅鼐更是气得手抖,指着刘统勋说不出话来:“你……你这是要彻底废了宗人府的根基!”

苏琦见二人争执愈发激烈,忙上前半步打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