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很不正经,但非常高效!(2 / 4)

加入书签

技巧之下,通过奔放的表演来呈现。

如何在奔放的情感表演之下,依然能带出这种富有东方美学质感的委婉与细腻,这是最为考验演出效果的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难度并不高,李灿也没有选择好兄弟赵泽的原因。

年纪。

真想演绎出能让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都有感触的感染力,年龄绝对不能小,小于三十岁,很容易奔放过头而细腻不足,大于五十岁,很容易细腻无比,足够沉稳,但却激情略差。

宗延教授四十多岁,刚好处于一个最良好心态的时间点上。

正如那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想打破这一点,需要极其强悍的基本功,起步达到大师的水准才足够。

“好,接下来便是细节结构,我们开始。”

李灿抬起指挥棒,进入工作状态。

对指挥家而言。

舞台上的表演,其实仅仅只是工作汇报而已。

真正的工作,是在表演前舞台下的大量内容。

而工作的内容,几乎汇聚了音乐学院全部学科的知识,细节更是要凝聚在每一件乐器最细微的色彩变化之上,非顶级大佬不能驾驭,若追求自如的精深境界更是难如登天。

此时,乐手坐直,顾问立正。

“开场,贝斯低音拉弦,要弱,鼓要敲鼓边,不要太大的震动,中提琴与小提琴的跟进要注意渐强,拉长渐强线,但最终的强弱力度仍然要控制的偏弱一些。”

“弦乐的跟进建立在竖琴的单音基础上,竖琴记得,这里的音量一定不要强。”

“留给长笛发挥空间。”

李灿的目光直接盯在长笛首席的身上。

长笛首席严肃的点点头,握紧手中18k玫瑰金的管子。

“长笛十分关键,整个开场,我要一种天亮的感觉,长笛华彩十分长,轻盈,跳跃,模拟鸟鸣,春天的清晨什么样你就吹什么样,你现在来试一试。”

伴随着李灿欢乐单抽。

乐手们的麻瓜时间开始了。

这些内容对乐手们来说并不是很难。

但在表达上,李灿的态度一丝不苟,钻研到十分细致的层次。

华彩。

顾名思义,华丽的色彩。

乐器在华彩段落里,“秀”是肯定会“秀”的,难度较高,非常引人注目,演奏上也更加自由。

但在《梁祝》中,截然不同。

几乎全部都是具有差异性的处理方式。

“太华丽了,我不需要这么华丽的表达,我不想在你的长笛华彩里听到任何关于才华的信息。”

“生命力,华彩段落是否具备生命力,决定了整首作品的质量。”

说到这里。

李灿顿了顿。

扫视了一圈所有的乐手后,缓缓说出了整部作品的基本演奏心态。

“音乐不是用来炫耀才华的,是用来改变生命的。”

李灿的话不仅让长笛首席微微一怔。

其他众位乐手也同样陷入了深思。

监督排练的哈迪更是深吸一口气,品味着这句话。

一句话道尽音乐艺术的终点。

而这种艺术思想的终点,会是这首《梁祝》完美演奏的基础起点。

在说完这句话后。

开篇的演奏马上便富有灵性。

生命力,温暖而又灵动。

顶级指挥与顶级乐团的化学反应十分强烈,真正想步入精髓,并不会很难。

这原本最难以融合的作品,进度反而超出意料的喜人。

李灿并没有十分详细的将每一个音符的时值,音响强度都完全限制,而是以一种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感觉”为基础,进行排练安排。

但这反而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