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黑天鹅与黑牡丹,皮、骨、魂(2 / 5)

加入书签

与梦魇,似真似幻,似梦似醒——

    而这,和《黑天鹅》的故事核心,何其相似!

    吴宸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黑天鹅》的故事可以按原来的方式拍摄,但如果改编成中国风的版本,结合昆曲的审美,或许能诞生出一部真正具有东方韵味的电影。

    昆曲讲求身段、眼神、手势,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情绪,它的舞台感和象征性远胜芭蕾,而昆曲本身的悲剧气质,也与《黑天鹅》的主题完美契合。

    如果他把《黑天鹅》的心理惊悚、梦幻现实交错,与昆曲的意境美学融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芭蕾舞者的极限挑战,能否与昆曲演员的身心蜕变相互映衬?

    中国传统戏曲讲究“一颦一笑皆有意境”,那么,如何用电影的方式,把这份美拍到极致?

    思绪在脑海中飞旋,吴宸感到一股久违的燥热。

    他轻轻推开窗户,夜色沉静,月光皎洁。

    他仿佛看到——

    月光下,杜丽娘轻踏花影,衣袂翩跹,一步一转,皆是千年传承的韵律。

    镜头缓缓推进,她的眼神变了,现实与梦境交错,身体与精神的极限推演,在光影之间模糊,似真似幻。

    这一刻,他知道了。

    他手上的剧本,不再是单一的《黑天鹅》。

    它裂变出了两个方向。

    一个是仍然基于芭蕾舞的惊悚片,《黑天鹅》。

    另一个,则是以昆曲为核心的《黑牡丹》。

    这个念头一旦成型,便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

    吴宸按捺不住,打开文档,在《黑天鹅》的剧本下方,新建了一行标题——《黑牡丹》。

    故事的框架依旧,讲述的是一名昆曲演员,在追求极致表演的过程中,逐渐陷入梦境与现实交错的幻觉之中,最终迷失自我。

    昆曲里,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

    这极致的情感冲突,这沉醉与癫狂,这现实与幻境的交错——

    它天生就是一部电影。

    吴宸屏住呼吸,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这一写,便写到了晨光熹微。

    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长舒一口气。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