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2 / 3)

加入书签

喜欢跑农村,朱方村也好,北旺村,门头沟也罢,李海波在农村他觉得他受到大家的尊敬,是的,是尊敬,他觉得他有了尊严。

有时候,李海波会偷个懒好好的睡个一整天,他的朋友会把一切办好包括武大爷要的瓶瓶罐罐,字画,玉石,老旧的家具,桌椅。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李海波为他们带来了利益。

李海波觉得武大爷就是他的贵人,是武大爷让他活的有了尊严。

永航回到学校,蔡美姿找了教研室旁边的一个空房间,给永航练习书法,不,还有练习画圈圈。

蔡美姿是个识货的,看看那精美圆润点点金星的古砚台,配上黑色徽墨。

好东西啊。

妈妈也感叹,永航又有了两师父。

时过不久蔡美姿就拜谢了永航的三位师父。

永航让妈妈找来了俞丽娜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片,这是1959年由上海的几位年轻的音乐家创作完成,并与同年5月27日演便大获成功的乐曲,早已经风靡全国,那千回百转,情真真,意切切,如泣如诉,如梦如烟,丝丝入扣让人如痴如醉的乐章,征服了一代年轻人的心。

永航和妈妈去看望了她的领导,那位楚燕潮教授,楚教授就是那晚独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身影,个子高大,40多岁,头竟然斑白。

妈妈说楚教授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她十分敬重的人。

说明来意,楚教授显然不悦,一改往日的和蔼可亲,便婉拒了。

舒缓动听的音乐通过留声机徐徐展开,永航收拢自己的思绪,依然是熟悉的乐曲,动听的旋律。

永航告诉师父在学校开学的那个晚上,那种微风拂面,就若身在其中,万籁俱寂,皎皎玄月,白塔倒影,又闻虫叫蛙鸣,婆娑树木摇曳,鱼儿跳跃,薄薄轻雾,蝴蝶起舞的空灵感觉。

可现在再怎么也找不到那种空灵的感觉了。

当时那种空灵就是在这曲子中进入的。

三个师父皆愕然。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师父没有感觉。

三师父则说;

“不要执着与外物,那样只会扰乱你的心神。

心境与自然融合,自然的亲近自然。

如书法,手执大狼毫书写惯了,用小狼毫难道就不会书写了。

不管是大狼毫也好,小狼毫也罢都只是外物。

心若想书,是笔皆可写,心若不想书,手执金笔又如何。

放下小提琴,小提琴已经影响到你的心境了。

心中没有了小提琴,周围都是小提琴。”

永航听进去了,没有小提琴,那就大提琴,这东西不好找,找到了也没几个人会,二胡,拉出来的曲子太悲伤,笛子,箫,可以有,且携带方便。

钢琴,那家伙太大,不过妈妈学校艺术教研室有,没事有空都可以让教研室老师客串的教教,大不了买一台旧的。

自己玩乐器,自己玩音乐。

澹台师父一点都不靠谱,给永航上了一次课就飘然南下了。

走的时候,交给永航一本小册子,要永航好好研读,用心琢磨。

永航翻开页,是字迹刚劲飘逸的手抄:

“观嗅切,知五行,调阴阳,固本原,则天下无不医,无不可医者。”

这是总纲。

“观者,行,神,步,态。

,额,耳,声。

眼,眉,睑、睛。

面色,左右……”

且做了详细说明,行,看人行走者的轻重,缓急,左倾,右斜

也就是中医的望,闻,问,切。

唯独没有问。

说是患者如果自己都知道哪里有病,还来求医干嘛,直接买药即可,问了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