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战前(2 / 3)
防备辽国突袭。
兴庆府禁军抽调兵力35万,三个军司8万兵马随我中路突破,直扑德顺军再转道秦州。”
李谅祚继续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安排好各路兵马后,他看向心腹李延忠,眼神阴鸷:&0t;让对外放出口号,大周朝断我榷场,杀我大夏指挥使,我40万西夏军今年要在关中京兆府过年!
一品堂即刻潜入吐蕃部落,告诉青塘的董毡,若敢与大周结盟,我必定率领西夏铁骑踏平青塘城,牛羊不留!
&0t;
&0t;遵命陛下…&0t;
随后,他唤来漫咩,低声吩咐:&0t;你即刻去找辽国使者,就说我西夏愿与大辽共进退。
如今大周朝目中无人,屡屡轻慢我邦。
此番我西夏兴兵,正是良机,望大辽能与我一同向大周朝施压,让他们增加岁币,开放更多榷场。
事成之后,我西夏愿与大辽共享利益。
&0t;
漫咩领命而去,李谅祚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冷笑。
他太清楚辽国的贪婪,只需抛出利益诱饵,那只草原巨狼定会毫不犹豫地扑向大周。
西夏兴庆府军营外,十三万农兵扛着简陋农具列队。
老妪颤抖着将面饼塞进儿子行囊,浑浊的眼中满是期盼:&0t;儿啊,听说打下秦凤路,家家都能分到中原的铁锅。
&0t;
年轻人将砍柴刀系紧,火光映照着他通红的脸庞:&0t;娘放心!
等我抢回十匹绸缎,定要给您做件最体面的寿衣!
&0t;
…
嘉佑六年十月十八日,西夏7万精锐与13万农兵兵分四路,向着秦凤路、泾河路杀去。
一时间,边关烽烟四起。
消息很快传至汴京,大周震动朝野。
金銮殿内,大臣们争论不休。
副相申时行身着紫色官服,小心翼翼地出列,躬身道:
&0t;陛下,西夏此番兴兵,皆因秦凤路经略副使徐子建与经略使欧阳修行事过激。
徐子建竖起羞辱性界碑、斩杀西夏商贾,欧阳修杖责西夏使者,此等行为才激怒了西夏。
依臣之见,不如将徐子建撤职查办,治其罪,再将欧阳修贬官,给西夏人一个交代,或许能让他们罢兵,平息这场战事。
&0t;
话音未落,副相文彦博已大步出班,袍袖翻飞间满是凛然之气:“荒谬!
徐子建何罪之有?他疏浚三门峡河道,使陕西粮道畅通无阻,解关中百万军民饥馑之困;
他们于河湟开疆拓土,三月间筑城五座,收降番部数万,此等功勋!
若因西夏陈兵便自毁长城,他日强敌环伺,难道要将满朝文武尽皆献予敌寇?”
他猛地看向诸位大臣,声如洪钟:“昔年苏洵着《六国论》,痛陈‘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之弊。
我大周坐拥百万雄师,若连西夏小邦胁迫都要屈从,岁币年年加,榷场处处开,国威何存?
民心何安?长此以往,与那割地求和的六国何异!”
文彦博言辞铿锵,惊得殿上烛火都微微摇晃,满朝文武或面露惭色,或颔称是。
就在此时,内侍匆匆而入,声音颤:&0t;陛下,辽国使者萧图玉求见,已至宫门!
&0t;
萧图玉身着华丽契丹服饰,皮靴踏在金砖上出傲慢的声响。
他甩袖呈上国书,满脸倨傲:&0t;我大辽陛下闻西陲兵戈起,特命本使传诏:大周须交出河北十县城,增开榷场十处,否则燕云十六州二十万铁骑,旬月间踏平河北!
&0t;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唯有萧图玉皮靴的摩擦声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