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拜年(2 / 3)
>华兰作为盛家长女自然要在一旁陪客的。
如兰摸着徐氏送的蓝色皮裘,如同得到一件新礼物一样,寻思着回头要穿出去给在汴京认识的小姐们炫耀一下。
明兰则是被徐晴儿拉到一旁玩耍聊天去了!
这两个小丫头年纪相差不大,早就成了好闺蜜呢!
徐晴儿偷偷地向自己闺蜜,控诉徐子建除夕夜介绍寄生虫说要切开肚子才能取出来,吓唬她的经过。
明兰被迫加入声讨徐子建这个欺负妹妹的“败类”
哥哥的讨论中。
明兰穿越多年对于古代繁琐的规矩很是熟悉。
她看着徐晴儿没心没肺无拘无束的吐槽自家哥哥,对于徐府的家庭氛围很是羡慕。
徐子建这种玩笑放在千年后的龙国很稀松平常,在这古代大周朝可就不一样了。
这是个讲究礼教的时代。
多年的盛府生活她都快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生活言论自由的现代人。
一直谨小慎微地活着。
……
盛家不过六品,按常理,齐衡为表感谢在盛家上学之情,大年初二上门拜会本就有些折节下交,若还往来频繁,倒显得刻意了。
依照大周朝朝习俗,官员间春节相互拜会者众多,一般只是在门房递上名帖便走。
大周新年贺节,常遣佣仆持名刺代往。
真正登门入室拜访的,皆是极为重要之人,毕竟这是重要社交时段。
齐衡此番上门所为何事,自是不言而喻。
以他的身份,本应与郡主在府中接待前来拜会之人。
平宁郡主心里有些不解,不过倒也没有阻拦儿子去盛府,只是叮嘱齐衡的书童不为,让他看好齐衡。
为何这齐小公爷也来了盛府?
经过大半年的相处,齐衡对年纪不大的明兰多了几分兴趣。
别人都是喜欢往他身边凑,只有明兰总是躲得远远的。
这让他对明兰这个可爱的六妹妹盛明兰,很是感兴趣。
徐子建来到前厅的时候,盛正和齐衡以及小儿子长枫讨论文学和书法。
纮郎长枫与小公爷自书房凭借书帖行至前厅,意犹未尽。
正如前朝张海陵所言,真可谓天资自然,封神盖代。
张海陵即张怀瓘,乃唐代书法家与书学理论家,扬州府海宁县人。
其所着书段以神、妙、能三品品评书作,在我龙国书学史上居创之位。
纮郎引用张怀瓘于《书断》对王羲之评价:“唯其笔迹,求独善一家之美。
天赐自然,封神盖代。
且其道微而味薄,故常人之能学;其理隐而意深,故天下寡于知音。”
由此可知盛宏对书法的喜爱与沉浸,还说明这货的学识渊博。
众人入座后,仍围绕王右军即书圣王羲之的《平安帖》畅谈。
“这《平安帖》实乃吾之最爱,平安夜可无,王羲之《平安帖》却不可不赏。”
《平安帖》有两件,分别是行书与草书。
王羲之地位虽崇,然无真迹传世,幸唐代君主皆为其粉丝,彼时顶级收藏家处犹可见真迹。
唐太宗、武则天命顶级书法家临摹原作,方使失传之作有拓本与摹本重现于世。
齐衡言:“我最爱王右军《平安帖》中‘安’字。
‘安’字难写,我自幼临摹,至今仍未得精髓。”
于此可窥齐身为家中独子,自幼勤学好进,于书法、绘画、诗词文章皆下苦功。
齐衡年纪轻轻便欲复制书圣之“安”
,在浸淫书法多年的纮郎眼中,似有上进有余而好高骛远之嫌,故纮郎道:“不着急,此急不得。”
此时,墨兰找到机会奉茶入前厅,于纮郎眼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