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公明四句(2 / 3)
己拙落后,果然不消停。”
他接着对高晟说到:“高夫子,你带着这些答卷出去后,向一众学子解释一下。
徐子建虽笔试过关,不过经勘定其欺辱亲族,品行不端。
本永不录取。”
高盛闻言大吃一惊。
没想到居然还有如此内幕。
难怪刚才门口那小子要闹了。
他随即点了点头道:“是,李山长。
我立马出去办。”
李师道看着高盛离去的背影,心里寻思着:“有了岳麓的背书,这下那小子品行不端的名声恐怕要臭大街了。
这就是以势压人。
徐子建,莫怪老夫下狠手。
要怪就怪你挡了坤儿的道。”
李师道得意地笑着。
不一会儿,高晟便带着十几张答卷来到岳麓招生榜面前,说道:“我手上便是这次招生考试前五名的答卷以及刚才提出质疑的这位学子的答卷。
我现在将它粘贴在这录取榜之下,各位请看吧。”
高晟将答卷贴完后,转过身来指着不远处的徐子建说道:“徐子建,我们副山长说了,你虽然笔试过关,然而欺辱同族,品行不端。
我们岳麓永不录取。”
徐子建心中了然,他早就猜到李师道那老小子会来这招。
他脸上依旧露出淡然的微笑,针锋相对地说到:“不过就一个小小的岳麓。
徐某不来读书便是,没有什么了不起。
只是你们岳麓,今日欺人太甚。
各位学子还请看一下我徐子建的答卷,正所谓观其文知其行,若是你们看完我的答卷后,还觉得我徐子建乃是品行不端之人。
徐子建甘愿去济州府衙门自认罪。
若是看完后觉得我徐公明人品尚可,待改日我告上济州府衙,请各位师兄替我作证。”
徐子建说完,朝周围围观的数百名学子拱手行了一大礼。
高晟刚才张贴答卷的时候并没有仔细看徐子建的答卷,如今听他这么一说,不知道为何心里突然产生了一股强烈的不安。
莫非这小子写了什么了不得的文章?
此时门口众人倒是对徐子建答卷中写了什么十分感兴趣。
于是纷纷围了过来。
徐子建考卷中前面的经帖、墨义都是全对。
后面那一诗,虽然不够惊艳,但也是极其切题,并没有明显的错漏,也算得是一好诗。
紧接着便到了徐子建的那一篇《秋兴赋》,徐子建的那篇赋恐怕在场很多人都写不出他那般好,能够和他的《秋兴赋》媲美的恐怕也就是第一名苏轼的那篇《秋赋》了。
虽然文章写的不错,不过仅凭这篇赋并不能证明徐子建的品行如何。
于是众人继续往下看,当看到徐子建那篇《为学》后,在场全部学子被徐子建横空出世的四句话震得说不出话来。
“为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子建贤弟苏某服了,甘拜下风!”
苏轼大声地念着徐子建《为学》论的前面几句,这篇论可比他强多。
他随后哀怨地看着徐子建:“子建贤弟,如此文章前几日为何不说?”
“公明四句,此乃圣人言也。”
苏辙若有所思的说道。
“真乃雄文也!
公明四句,他日必定名扬天下!”
凑过来看热闹的曾诚也夸赞道。
“如此文章,这下苦也!”
知道自己顶替了徐子建的陈世杰脸色难看!
……
其他学子同样一脸赞叹地看着徐子建,随后愤怒地看向高晟。
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怎么会品行不端,莫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