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各怀心思(1 / 3)

加入书签

吃饱喝足后,徐子建与苏家父子以及舅舅徐文彬等人来到凉亭赏荷。

徐文彬的腿不便行走,好在徐府大部分道路平坦。

徐子建找木匠打造了一个轮椅,由仆人推着。

突然,徐文彬说道:“子建,你该入学了吧!

想好去哪个了吗?”

“岳麓作为济州最出名的,又是州学,外甥自然要去试试。”

“公明贤弟,莫非忘了那个李师道?”

苏轼好奇地问道。

显然,以李师道和王家的关系,徐子建去岳麓必定会自取其辱。

“说起李师道,我倒是听说他家小女儿和一个徐家庄的秀才定了亲!

贤侄,听说你也是徐家庄人,要不找那个徐坤说和一下?”

“苏伯伯,那个徐坤虽然是我宗族二房亲戚,可是两家只有仇没有亲!

我舅舅的腿正是那徐坤父亲设计的。”

徐子建将徐文彬和徐家二房的恩怨说了出来。

“居然有这么无耻的亲戚,这徐家二房真是一家小人!”

苏轼愤愤不平。

“如此一来,那李师道恐怕对你偏见更深了。”

苏洵叹了一口气,他初来乍到,暂时不方便插手此事,只能在知州面前提一嘴。

“子建,都怪舅舅没用,连累了你,得罪了李家。”

徐文斌一脸懊恼地说道。

“舅舅不必自责。

此事与你无关。

李师道原本就是汴京王家的门生故吏。

我带着母亲逃离康家的事,早已得罪了王家,被他们视作眼中钉。

即便没有舅舅这档事,那李师道也必定会刁难于我。

况且,侄儿也不是个随意让人欺负的主。

左右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那李师道若是敢在我入学考试中动手,侄儿必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徐子建微微一笑,宽慰道。

“子建侄儿,我见你成竹在胸,莫非有什么后手?”

苏洵一脸好奇地问道。

“苏伯伯,侄儿其实也没有太好的应对手法。

左右不过将事情闹大,借此扬名,让那李师道以后投鼠忌器,不敢再对我下手。”

徐子建说着,便将自己的计划透露给几人。

亭内几人都是信得过的人,徐子建倒是不担心会被泄密。

“子建贤弟,你这招妙啊!

绝对可以狠狠打那李师道的脸。”

苏轼不由得俯手夸赞道。

“公明贤弟,你这招虽好,可是如此一来,同样会自绝于岳麓!”

苏辙有些担忧地说道。

“我已经想好了,若是那岳麓真的因为李师道的操纵而不收我的话,那便说明岳麓也不过如此。

大不了我就去城外的闽仲。

闽仲虽破落,但也是先贤着书治学之地。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虽然没有岳麓出名华贵,想必其中亦有博学大儒。”

徐子建毫不在意道。

“子建贤弟,你刚刚那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出自哪篇文章?我怎么没听过?”

苏轼一脸激动地问道。

“你们没听过吗?”

徐子建看着一脸迷茫的几人,突然意识到莫非这个世界的唐代没有刘禹锡刘老哥?

那《陋室铭》岂不是可以?

徐子建脸上露出诡异的微笑。

“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刚刚那两句是我妙手偶得。”

徐子建打了个哈哈糊弄了过去。

……

话说那徐源回到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