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千古一局(1 / 2)
“杨小友,既然我们都已走到这里,岂有半途而废之理?若不弄清那吞噬蛊虫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就如一根刺,扎在心头。日后修行时想起,恐成道心隐患,念头难以通达。此物不查明,我心难安!”
杨灵对苗厉这突如其来的话风转变和略显牵强的“道心隐患”之说微微一愣,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淡笑一声,并未点破。
“既然苗前辈心意已决,执意要探个究竟,那我便陪你走上这一遭。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再遇凶险,尤其是涉及那未知之物,我可未必会如之前那般出手助你,各安天命为好。”
“自然!”
苗厉回答得干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两人不再多言,也未曾去触动那第三块石碑上的功法符文,只是将四块石碑的信息牢牢记住,随即再次踏上青石古阶,向着云雾缭绕的峰顶进发。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接下来的这段路程,竟异常的“风平浪静”。
没有触发任何攻击性禁制,没有遭遇潜伏的异兽凶灵,甚至连青墟天标志性的、无处不在的空间乱流,在这里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抚平,消失得无影无踪。
唯有石阶两侧的古木愈发高大粗壮,虬龙般的枝干与遮天蔽日的树冠,将本就青灰色的天光遮挡得严严实实,使得林间光线昏暗,气氛静谧得甚至有些压抑。
不知在这仿佛没有尽头的石阶上行走了多久,当眼前豁然开朗时,他们终于抵达了凝气峰的顶端。
峰顶并非想象中的宏伟殿宇群废墟,而是一片极为开阔、平坦的石质平台。
平台边缘,几棵需要数人方能合抱的参天古树静静矗立,树干上覆盖着厚厚的、颜色深沉的苔藓,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漫长。
平台中央,则是一座造型古朴、毫无奢华装饰的石制凉亭。
凉亭内,仅有一张同样质朴的石桌,桌面上积着一层均匀的薄薄灰尘。灰尘之下,隐约可见是一幅以青黑色石子为棋子,刻画在石桌表面的棋局。
令人注意的是,凉亭的四周,不多不少,恰好设置了四个表面打磨光滑的石凳,仿佛早已预料到会有访客至此观棋。
“这便是……凝气峰顶,那传闻中的‘千古一局’?”
苗厉驻足于凉亭之外,眼神复杂地打量着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景象。
“据我多方查证,千年来,不乏有修士历尽艰辛登顶,所见皆是这盘棋局,却无一人能窥其门径,解开此局。甚至有传言说,此峰当年所在的玄元宗,或许只是个中等宗门,其内最强者不过半步化神。宗门覆灭后,真正的核心传承早已湮灭,最终只留下这用以待客论道的凉亭与一盘未下完的棋,聊作纪念。”
杨灵未置可否,他缓步走近石桌,袖袍轻轻一挥,一股柔和的灵力拂过,将桌面的积尘拭去。
棋局的脉络瞬间清晰起来——棋子分明是黑白二色,材质与石碑、石阶同源,并非摆放,而是如同天生便长在石桌之中,根本无法移动分毫。
棋盘上的局势,初看之下似乎简单,黑白子错落,但细观之下,却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极其诡异的平衡与循环,仿佛每一步落子都陷入某种永恒的悖论,让人推演片刻便觉头晕目眩,根本找不到任何破局的头绪。
就在杨灵全神贯注凝视棋局,试图以自身对阵法的理解去解析其规律时,异变突生!
他的神识,在不知不觉间,竟与那石桌上的棋局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
他本就是金丹级别的阵法师,距离突破元婴级阵师只差临门一脚,对“阵”的感知与理解远超同阶修士。
此刻,在他眼中,那棋盘上的纵横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化作一道道蕴含天地至理的阵纹。
而那些黑白棋子,则如同一个个关键无比的阵眼,它们的分布、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