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你外祖没有耐性(2 / 6)
:“我不教。”
观刘徽的态度,她要说不教是真不会教的。
刘彻回头看了看刘允那张神似自己的脸,“你不教朕教。”
就这话听得平阳长公主的心一阵阵跳动。
刘彻要是乐意带在身边教,那敢情好!
刘徽嗤之以鼻的道:“可别,教得太聪明,将来父皇不乐意。”
真,刘徽从来不是口无遮拦的人,但今日对刘彻的态度,傻子都看出来不一般,刘徽怎么?
刘彻太清楚怎么回事,刘徽是真记仇了。
瞧她回长安至今,每日只带着刘允玩,谈何有一丝一毫的把人教得更聪明的意思。
“此事朕不是在跟你商议,就那么定下了。
朕给阿允启蒙。”
刘彻丢下话,当下拂袖而去,看得出来不太满意刘徽。
那刘徽也不带怕的。
“你怎么?”
刘彻一走,他那态度看得卫子夫心下一阵阵不安,思及刘徽对刘彻的态度,那种不安更浓烈。
刘徽挥手道:“不妨事。
瞧父皇看着生气,那也就是骂我两句,不会打我。”
平阳长公主意味深长的道:“自打汲黯去世后,多少年了,再没有人拂过陛下之意,既是他们不敢,也是没有人愿意触怒陛下。
你气着陛下,要小心些。”
提及汲黯,刘徽也颇是怀念,可不是嘛,要是汲黯在,就有人多说些好听的话给刘彻听了。
无奈汲黯只有一个,再也不能得。
何尝不是因为刘彻随着大权在握,越无所顾忌,也听不进谏言。
大汉朝,久不闻不同的声音。
因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不希望听到任何不同的声音。
朝堂,看似清明,但在上头的人,一个刘屈氂都能上位,刘彻用人,有些不似早年了。
别以为朝堂上的臣子都是糊涂人,实则不然,他们个个都能从用人中看出端倪。
虽然七相中每回都有充数的,但刘屈氂和别人又不太一样,看不上他的人比比皆是。
刘彻要用,那么一个人日常到底都干了什么,也各自都清楚。
刘徽对刘彻的行为是看不惯,加上自己受的委屈,反正刘彻不会杀她,受了那么多年的气,没道理一直受下去。
刘徽一副我有数的态度,卫子夫纵然拿不准,还是没办法劝说刘徽。
至于刘允读书启蒙的事。
刘徽蹲下和刘允道:“阿允,外祖说的话你听着,至于记得住记不住的没关系。
你又说不长话,你外祖有多少耐性?过两天便不乐意管你启蒙的事了。”
这话必须传到刘彻耳中了,刘彻对刘徽一点都不在意刘允启蒙的事,流露出极大的不满。
不满,既然说了由他亲自来捉,他真捉。
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刘彻无法忽视,刘允话都说不利索。
刘彻不由的回想当年刘徽小小的一个是怎么跟霍去病读书的?
刘徽也不是一开始说话就利落的呢,而是一点点慢慢的学着说得越来越多的。
回想关于孩子的事,刘彻对刘徽的记忆是最多的。
没办法,哪怕是卫长公主,他顶多也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多看孩子几眼。
一天到头见上一面,摸摸头,说上几句话,得不到回应也不以为然。
刘徽是在刘彻跟前长大的,但刘徽不吵也不闹,只要有霍去病在就成。
而眼下,纵然刘允也不怎么吵也不闹,架不住既是启蒙,教人读书,话说不利索怎么读。
刘彻有些难堪了。
想到刘徽早早预言他一准过不了几天就会放弃给刘允启蒙的事,刘彻能愿意让刘徽猜个正着?
不会说话也没有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