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4 / 6)

加入书签

忌惮不会消失。

所以,刘徽如今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在刘彻的关注下。

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为之,如何不为,那可是一把尺。

刘彻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在场的人都知道是冲谁说的。

“要是让我管,得按我的规矩。”

历来刘徽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有言在先,要是刘彻不能放手让她去做的,趁早爱找谁去谁去。

刘彻颔道:“不仅是太学,而是天下的所有府学。”

嘶!

听听刘彻要求。

刘徽摇头道:“府学和各地的官员政绩挂钩,各府学单独设立校长。

参照鸣堂,父皇要一并改太学和府学的规矩?”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无法确定刘彻要不要玩得那么大。

“一个鸣堂,从入学到参加科举,细算下来是十二年时间。

十二年鸣堂怎么培养人才,各府学都可以过来学习。

早年所有的教材也都修好了,学习的规章制度都早有模板。”

刘徽的鸣堂不单纯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最好的实验成果,想要学习的人,到鸣堂走一趟就好。

明显,刘彻连让人学的态度都没有。

刘彻和刘徽对视上,刘徽清澈的目光似是将刘彻完全看穿,无声的提醒刘彻,明人不必说暗话,刘彻近些年来已然有怠政之象。

“不是所有人都是你,有能力办起一个鸣堂,更能办好。”

刘彻还是想解释的,企图证明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手下没有能人。

刘徽不想跟刘彻争论,“父皇想让我接手太学,更要将各地的府学一道接管,太学还罢了,我比较了解,各地的府学,父皇不会以为因地制宜是一句空话。”

不了解的事,刘徽是不愿意去多参与的。

“你待如何?”

刘彻只问刘徽的想法。

“自然是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刘徽不会让自己置身于未知的危险中。

尤其此事宜大宜小。

刘彻一眼瞥过刘徽道:“你要查各府学?”

点点头,刘徽道:“要是让我管,我自然要查到底。

能查出什么来,父皇是有数的。

我前些日子看了一眼户部送来的开支和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的支出,却一年比一年少的收入。”

钱的事,刘徽比刘彻更清楚。

当年她痛快的把手里的生意全都上交,刘彻不能说不是松了一口气,随之而来也未必没有另一层担心。

也正因为有那一层担心,才让刘彻犹豫。

无奈刘徽当时下定了决心,不管刘彻怎么犹豫不决,她都要将钱交到国家的手里。

可是,不过几年而已,国库不能说不进钱,一个两个底下的官都在想方设法贪钱,刘徽只要一看账目,当即明了。

刘彻是何心情能容得他们贪,由他们拿钱,刘徽不可知。

不过,刘徽提醒刘彻,她不是刘彻,愿意装糊涂由着人。

不让她查也就罢了,要是让她去查,有一个算一个,她绝不会放过。

刘彻道:“之前你的态度是用科举制度分而治之。”

“不代表只有一个办法。

分而治之,当年也用过的,让他们自相残杀。”

刘徽冷漠无比的提醒刘彻,办法不是没有,而是刘彻如今还有没有那个心。

刘彻一时没有作声。

“倘若你是朕,你会如何?”

良久后,在众人都以为刘彻不会和刘徽再聊下去的时候,刘彻再问。

刘徽此时正在倒米汤,波澜不惊的勾起一抹冷笑,“凡有动摇大汉江山者,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