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1章 女子可以参加吗(1 / 6)
听着刘彻让刘徽再为尚书令,无人反对。
三省六部制是刘徽提出来的,所以由她出任尚书令,把三省六部的规矩定下。
加之她是皇女,居于大将军卫青也让人无可指摘。
瞧她被贬流放后,尚书令的位置一空几年,都无人敢提议谁上去。
卫青一个右仆射兼兵部尚书,除非太子来兼任尚书令,否则没有人能再胜任。
但,太子是能压住卫青不假,六部的人就不一定服刘据了。
太子刘据那么多年并无政绩。
一个无所作为的太子,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
因此,再一次,刘徽成为尚书令,将要主持又一次取才的改制。
无论乐不乐意,都很清楚,刘彻决定事,刘徽为辅,那么接下来事情一定会办成,谁也别想能够改变。
一个个控制不住拿眼瞅向刘徽,恨不得剐了刘徽。
怎么刚回来就想出那样完美的计划。
刘徽:对不起,都是先人的智慧总结,纯纯属于拿来主义。
“公主的茶不错。”
别个人还好,对刘徽泡的茶认为不错,想喝也不敢要。
汲黯跟刘徽混久了,心知刘徽是个爽快的主儿,因而眼看各自都退下,当着刘彻的面提一句。
“有几样,汲侍中都尝尝,喜欢哪样再说。”
今日不可能让汲黯把所有茶都试完,倒是每一样都可以取些让汲黯带回去,保证汲黯能尝着。
汲黯一眼瞥到连翘拿了好几个罐子上前来,同刘徽拱手,谢过刘徽。
朝臣退去,卫青想的是,他也应该要顺势退下去,怕是刘徽还有别的事要和刘彻商量。
结果刘彻招手让他留下,那意思也直接,刘徽无论有何盘算,卫青并无不能听的。
“科举兴,可限男女?”
刘徽直接问,也是提醒刘彻,决定权在他手里。
刘据本来就在想,刘徽怎么开这个口,结果竟然那么直接,多一个字的废话都没有。
刘据感慨无比,刘徽想做任何事都无意要瞒着刘彻。
真真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为刘彻谋,为大汉谋,刘徽做到了。
在那样的过程刘徽为自己谋,也为天下的女子谋,亦无可厚非。
刘彻不算意外,在听到刘徽问出时,还是抬眸望向刘徽,似在无声的询问刘徽打算。
“当年姑姑建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世族乱起,从而也让他们祸起萧墙,如此一来,朝廷可以相互制衡,彼时父皇认为此事的可行性太低。
科举兴,取人才不拘小节,只看才能本事。
女郎们若也参加科举,于世族各家而言,是利是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大汉境内,有女兵,女将,有女侯,也有女官,科举取士,为揽天下之才,何以不能取女郎以用之?”
刘徽垂拱而立,一番劝说的姿态,提醒刘彻可以用女郎们对抗世族的郎君。
男女之争,因着男子对女子的压制,从骨子里男子们心里就不认可女子出头。
纵然如今大汉朝对男女的规矩不像后世那样变态,可是女子对男子而言,为母,为妻,为女,却没有太多的人愿意给女子们以一展所学,如男子一般大展宏图的机会。
当年刘徽手里的兵得以被封为女侯,能有女将掌兵,陈荷等女官能够出头,都是在她们立下战功,而且做出功绩的结果下。
刘徽流放的这些年里,再无女子得以出仕。
察举之制也好,征辟之制也罢,就算在刘徽有所作为的情况下,证明女子绝非不如男子,甚至会比男子更出色,都没一个人举荐女子出仕,刘彻也从来不征辟女子,已然是最好的证明。
刘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