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陛下之过非公主之错(5 / 6)

加入书签

所在。

因为死去的都是女子,才会让刘彻点名让周五去查,最后闹成这般模样,也在刘彻意料之外。

除了一个刘端外,到底有多少人在其中推波助澜,刘彻都让人查了。

然后,那些一心要让刘徽吃亏,想让他们父女反目的人,全让刘彻捋了官。

甚至有好些个闹腾最积极的人都让刘彻杀了!

刘彻的一波操作让人惊呆了!

他他他,他怎么能因为有人挑拨他和刘徽的关系,直接迁怒于人?

为何不能?

挑拨他们父女的关系,让他们父女闹翻,刘徽生死不明,都是因为他们的缘故,刘彻心里何尝不是攒了火的想跟人泄。

刘徽那儿,把人赶出去,如刘徽所愿的把封号给撤了,人也给流放了,甚至贬为庶民。

刘彻以为他会痛快的,痛快的以后都不用再为刘徽愁。

事实上,刘彻一天天没少想刘徽。

汲黯那样一个人,骂起刘彻来是半点不曾留情的主儿。

在没有人敢论及刘徽的时候,他提了,感慨而道:“公主是真正的有心人。”

刘彻不能否认这一点,刘徽从来都是一个有心人。

“臣也有儿女,早早也是当祖父的人。

公主的性子,陛下是知道的,待人以诚,以国事以陛下为重。

陛下不满公主为了周中尉而一再有违陛下之意,在臣看来,这是公主的长处。

公主对天下人都怀有怜悯之心。

仁慈,博爱。”

汲黯的人品摆在那儿,他连刘据都不作评价,对刘徽,纵然刘徽的才干摆在那儿,也不会在刘彻面前夸赞。

反而屡次提醒刘彻要对刘徽多加管束。

第一次,汲黯夸赞起刘徽,是在刘彻盛怒之下。

“陛下扪心自问,公主多年行事,可有对大汉不利,对陛下不敬之举?胶西王杀人害命,在天子脚下都无法无天。

周中尉只是尽职尽责查查案子,找出证据,为死者讨一个公道。

陛下将此案压下,更在胶西王对周中尉不利时不曾阻止,便是对胶西王的放纵。

陛下容得一个胶西王目无王法,却容不得公主为死者寻一个公道?”

汲黯一如既往的犀利,别人在刘彻跟前只字不敢提的事,他直言不讳。

“以法而论,胶西王早该杀之。

以情而论,陛下,公主是您的女儿。

陛下对公主有失公允。

对周中尉,太过凉薄。

有功之臣若都只是落得一个跟周中尉一般的下场,陛下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吗?”

汲黯再问,刘徽在杀胶西王的事情上,在汲黯看来是冲动了,可那也是让刘彻的不作为给刺激的。

一个周五死得太冤。

不,是那些死在胶西王手里的人都太冤了,怎么能放纵不管?

刘彻想解释,他并未打算不处置刘端,只是想放放,待泰山封禅后再处置。

话到嘴边,心知一番解释没有意义。

“陛下以前是盼着公主能干,如今是看着公主太能干,心下不安。

陛下,此是陛下的心境有错,是陛下之事,与公主无关。

陛下因自身不安而不顾国法,不顾群臣,也让公主寒心,怨不得公主不能容。”

汲黯说都说了,到了如今这一步,更加直言不讳。

刘彻让汲黯说破心思,无地自容。

“公主对陛下所言,臣不知陛下听进了多少。

臣是都听进去了。

公主谢陛下的重用,也自知陛下的心理,她一再退让,将手中的生意上交,将鸣堂,书阁,一应对大汉有利的基业都上交陛下。

这些,并非是在周中尉出事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