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卫禧 表哥太狡诈(1 / 6)

加入书签

挑人,那挑的都是国之栋梁。

能够让刘徽挑着去河西的人,能够在河西留下,为刘徽所用的人,无一例外,都会慢慢被刘徽调往各地任职。

地方官员任免,随着鸣堂出去的人越多,刘徽在河西及西域之地用的人越多。

刘徽把人练出来后送回长安,以供刘彻可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其实,世族勋贵们都有些担心了。

世禄世卿虽然是没有了。

但因为以前读书的资源握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压根不担心自己的未来,也不在意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反正少不了他们的前程。

可是随刘彻征辟天下贤良方正之才,接着又是推行察举制,以令天下官员都能为刘彻举荐有才有德之人。

再设太学。

那会儿世族们都不以为然,总认为不管怎么样,到最后一些好处都会归到他们头上,且让刘彻闹腾着。

然而随着造纸术的出现,印刷术为世族所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在刘徽的有意推动之下,印刷术和造纸术两两结合的普及,而且有刘徽以盐利建起书阁,以令天下人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各地的府学,私塾不断的掀起。

如今的大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千方百计想要读书。

鸣堂更是成为天下私塾最大的代表。

刘徽是鸣堂的创始人,当年听说刘徽竟然要建起一个县那么大的学校,而且学校里无论是读经典之作,还是医学查案,经商之道,世间各行,只要你能想到的,鸣堂里都会有。

那会儿在多少人听来是认为刘徽在闹着玩的。

结果如何?

地方小吏,如仵作,衙役等之类的,以前懂得查案验尸的人太少,让多少百姓受冤蒙屈。

随着越来越多会查案,能验尸的人放到各地,各地方破案的成功率在不断的上升!

一些细节上的事是不为人所知的。

但卫青注意到。

怕是刘彻那儿也是明了一些道理的。

中央的政权在刘彻的掌控之中,刘彻不担心。

独独地方,存在太多的问题了。

因此刘彻对于刘徽谋划之长远,一点一点的打算让大汉从根子上得以好转,不动声色的改变,让人尚无所觉,但对大汉起到正面的作用,刘彻断不可能不同意。

连地方的小吏刘徽都考虑到了,其他各行各业,刘徽是该设的全都设了。

随着鸣堂的人不断的被刘徽提拔,让天下人都看到所谓读书能够改变命运的具体表现。

与之而来也让世人都开始倾尽全力的支持家里人读书。

整个社会都有一种想要读书,想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由此可见大汉的改变。

卫青有时候在想,当年的刘徽在造纸术和印刷术上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有人对刘徽将印刷术和造纸术卖出高价不同意的。

到了最后,在刘徽手里属于高价的技术,到了别人手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懂得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变得越的不值钱。

别人有没有亏本刘徽不知道,反正刘徽赚得盆满钵满。

对,桑家那儿也是。

当然,桑家赚得不少,那些钱也得用到实处,为当地百姓造桥修路。

“有时候看着如今才显露出来的鸣堂各类人,突然才意识到,当年在提出建起鸣堂,而且一次一次的跟陛下重申,定要放手让她干的阿徽,是不是料到一个鸣堂可以让天下为之大变?”

平阳长公主好奇于刘徽会看得那么长远吗?早早的料到或许大汉会因为一个鸣堂而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卫青要怎么回答?

哪怕卫青是看着刘徽长大,刘徽年少时和刘彻的所有计划都没有避开过卫青,卫青从来都清楚的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