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汉给你们上桌的机会你们才能上(5 / 6)

加入书签

>

不不不,人不可貌相。

别的人都不用说,看看刘徽就知道。

再没有人比刘徽看起来更无害的人?

事实如何?

刘徽方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一个国家用几句话的功夫就要从地图上抹去了。

“你多带着点,别让人不懂如何下手。”

中科院的事都是刘徽在管,哪怕是常康和钟离没,担的也是管的名,实际上要说最了解情况的还是刘徽。

但刘徽的心思不可能只放在中科院,河西所处的位置太特殊,而且看看那些西域各国的人,还有匈奴,不让刘徽在那儿坐镇,一般人想把西域吞下来不知道要费多少时间。

刘徽不能困于一个中科院。

这也是刘彻会决定让刘徽把整个中科院的人带走的原因。

与其在长安不知所谓,还不如给刘徽放开的用。

然而刘徽不是那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离了她转不了的人。

手下的事,一个个机构,她挑起头来,迅把权利交给出去,愣没有想过把在手里不放。

有时候刘彻对于刘徽推权也会在想,是以退为进吗?

或许是有退的心,更多还是希望大汉可以健康的展。

权不能集中。

“诺。”

刘徽为人争的从来都是机会,不忘冲刘彻道:“还请父皇下次传召中科院的人也挑挑。

您不能让一个打算盘的人去打铁,门外汉跟不懂没有区别。”

刘彻一眼扫过某个木讷的人,无论有人在说些什么,没有半点反应。

算了,像刘徽说的那样,不要对一心只有木头的人要求太高。

有大宛这个血的教训后,剩下的西域各国,包括匈奴在内,都不约而同的老实了。

与之而来,刘徽送上一份名单。

“鸣堂和太学的一些人员名单,可以提用,吏部过目。”

虽为公主,又是尚书令,还是吏部的顶头上司,作为管吏部的汲黯,都不得不承认,刘徽定下的规矩,她比任何人都要遵守。

就算认为人可以提用,名单交上来,也得过吏部的手。

一听鸣堂和太学的人员名单,马上有吏部的官员上前接过,一眼看下来,有人小声的道:“鸣堂的人如此多?太学的人才几个?”

“你们不该问我,而是应该去问问太学。

问问他们,我持父皇诏书去召人,怎么愿意为朝廷所用的人如此之少。”

刘徽满口嘲讽的开口,把那嫌太学人少的人呛得不轻。

别一有事就往刘徽身上扣,请他们先找找自己的原因好吗?

反正刘徽早料到事情一完结,名单一交上来,一准要闹出事。

瞧,是闹出事了吧。

被刘徽一呛的人一僵。

刘徽冷冷的道:“朝廷用人也不能强人所难的。

他们不愿意为朝廷所用,按你们的意思莫不是想我去求着太学的人到鸣堂帮忙,招呼西域各国的人?”

那不能。

借他们三个胆子他们也绝对不敢生出此念。

“臣无此意。”

提上一嘴的人,是真看着上面一排排全是鸣堂的人,没有几个太学的人头痛。

原以为或许有可能是刘徽的偏袒,一听刘徽的话,太学那儿得了刘彻诏令都没有几个人愿意报名,听从刘徽的安排,能怪他们没有人得刘徽举荐?

“太学,要整治整治了。”

官员说话,刘彻当时没有说些什么,心里也有别的盘算,等只剩下刘徽和霍去病在时,刘彻冒出一句,视线落在刘徽身上。

刘徽问:“我不回河西了?”

那肯定是要回的。

而且要更快回去才对。

“举荐的人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