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顿肉引的血案(1 / 6)

加入书签

刘徽注意到刘适的小脸一阵阵白,不以为意的问:“怎么?难道不是?”

刘适不由的捉住刘徽的胳膊道:“二姐,我真知道错了。

我一定改。”

刘徽伸手整理刘适额前的碎,温声细语的道:“比起别人说什么,我更看重别人做什么。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若再犯,我不会再护着你。

你知道我说得出做得到。

我过几日要去河西,想带你一起去。

去吗?”

先前事情在刘徽那儿算是过去,哪怕对刘适而言她未必相信。

刘徽提起要往河西去,更想带刘适去。

刘适心惊肉跳后一愣。

她从未想过离开长安。

“你被夺去封号和食邑,等你的伤好了,你不可能一直躲在宫里。

依你的性子,怕是得罪不少人。

比起让你留在长安再让那些人把你气出个好歹,不定你又闹出什么事。

你考虑考虑出去走走?河西,西域之地,有不同于长安的风土人情。

去到那里,无人认得你,也不会有人笑话你。

阿适,你可以有自己的私欲,但我希望你目光能够看得更远,你能自己撑起你的欲望。”

刘徽没有现刘适的不对是一回事,既然现,她就不可能放任不管。

卫子夫是管不了刘适的,而刘彻是根本不可能管刘适。

卫长公主也不可能。

既如此,她带在身边,事事让刘适亲身去体会一把。

旁人说的,远远不如自己看到的。

刘适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能的呢。

“我可以挑些人一起带到河西吗?”

刘适偏头认真的思考后询问。

刘徽忍不住问:“你要带谁?”

“那天的几个匈奴奴隶都带上。”

刘适理所当然的答来,全然不认为有问题。

刘徽一滞,终是不得不道:“河西不缺匈奴奴隶。”

刘适道:“不缺是一回事,我自己带上,想留下的可以留,不想留下的便不要。”

听得刘适似在说的是什么玩意,而不是人的语气,刘徽的呼吸一紧,与之而来终是化作一声好。

奴隶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不过是物件罢了,刘适对奴隶的态度在整个大汉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刘徽无法要求别人改,连刘适也一样。

因那样当真要改起来,怕是上层的人都容不得她。

刘彻亦然。

她不能要求别人,甚至于她只一味做。

敬人,不因一人的出身。

她做的种种,只能她做,如对霍去病,她都从未吐露过一个字。

刘徽答应下,刘适当下高兴的道:“那我跟二姐一道去河西。

父皇那儿,他是不会在意我去哪儿,母亲那儿二姐提了吗?”

追问的一番话,透着急切。

“尚未。

须你同意再跟母亲提。

你待母亲的态度,我不希望再看到,你知?”

刘徽忆起另一回事呢,刘适对卫子夫的态度。

刘适当下端正的道:“我就是不喜欢母亲凡事忍让。”

“倘若母亲不忍让,你以为我们几个能活下来?”

刘徽冷声问。

“今时不同往日。”

刘适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是,刘徽冷酷的道:“如今的局面比之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不懂母亲的用心,以为母亲一味忍让不对。

岂不知母亲看似忍让,可这宫中上下谁敢不听母亲号令?而父皇虽然不再入椒房殿,但信任母亲。”

信任二字,那对刘彻而言是极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