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张骞 太卷了(5 / 6)
,最后只能死在我们匈奴。”
提起旧事,刘徽脸上的笑意敛去了。
最后一次匈奴和亲是多年前,马邑之谋的前一年。
此后大汉和匈奴正式翻脸,大汉的公主前往匈奴和亲,无一例外,无一幸免。
刘徽脸上蒙上一层寒霜,和亲公主,为和平而死,无法选择,也无法逃脱。
纵然听不懂匈奴话,但见刘徽变脸,大汉的官眷们都显得不善的望向匈奴的阏氏们。
刘徽察觉气氛不对,“你们匈奴信的是昆仑神,以强者为尊,大汉亦然。
当年大汉不如匈奴,和亲送礼以求和平,如今,你们的王领你们归顺大汉,今时终是不同于往日。
强者若不继续强,便注定败。
我们和亲匈奴的公主,为的是家国天下,若她们知今日的大汉强盛至此,她们为大汉所作的牺牲都得到了回报,想来她们九泉之下也得以安息。”
忍让,受辱,如果能够换来祖国的强大,一切都值得。
当年的大汉不够强盛时,不得不退让,隐忍,以图谋展。
“从今往后,大汉不会再有和亲的公主。
由我而始,只有为大汉守卫边境,开疆拓土的公主。
这就是匈奴教给我们大汉的道理。
大汉,永远都会记住。”
论扎心,刘徽还能居于下风?
当年的大汉只能用女人和财宝换来和平不假,可如今,匈奴不是也得老实归顺?
在她面前的所有匈奴人,都是归顺于大汉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对大汉说三道四?
果不其然,一个个匈奴阏氏都脸色不太好,看着刘徽那张脸,也算是明白为何从来无人提及刘徽的美貌,实在是相比之下,刘徽的美貌在她的优点里,最不值得一提。
“诸位请坐。
正所谓前事皆忘,而今诸位归顺,对大汉而言,前事尽数不咎,大汉只记得你们是大汉的臣民。
大汉待诸位,可算有礼?”
刘徽走过去,端起卫子夫面前的米汤,与一众人敬上一杯。
不出意料,随刘徽问起对她们是否以礼相待,气氛马上好多了。
无论从前他们是敌是友,从他们归顺大汉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只希望大汉容得下他们。
从前种种不愉快的事,最好大家相互都忘记,否则,讨不了好的人一定会是他们匈奴。
“未央公主所言甚是。”
刘徽一开始也没有打算为难她们的,倒是她们的人不会说话,专戳人心窝。
如何不让人不喜。
“请。”
刘徽敬之,一个个匈奴阏氏都端起酒,堆着笑脸迎向刘徽,喝,赶紧和刘徽喝上一杯。
“有些薄礼赐与诸位阙氏。”
刘徽敬完了人,也不忘把礼送上。
很快宫人们端着一盒盒的东西送上,看她们面前的盒子并不大,但打开之后,看到里面的东西时,引得一阵惊喜的欢呼声,“胭脂,竟然是胭脂。”
对呢,胭脂,那可是在河西特有的红蓝花制出来的胭脂,大汉朝如今还没有。
但,匈奴是有的。
河西上种了大片的红蓝花,全都是用来制作成为胭脂,以供匈奴的贵女们用。
因而匈奴的歌唱的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所谓的颜色,指的正是胭脂。
红蓝花是制作胭脂的原料呢。
河西之战后,河西成为大汉的地盘,以至于胭脂这样的东西也为之断了。
刘徽当时想着先放一放,把内部安定后再搞这些东西。
可是这一次回来,刘徽想到大汉是以朱砂为妆的,用过胭脂的人想让人用朱砂,怕是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