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赐婚诏书也可以是和离书(4 / 6)
可是从来在站他们那一边,压根不同意刘徽下手狠辣的。
可惜,三省六部的事,制衡之道,一看便都能明白,那真是对朝堂的局势大好。
卫青之功,霍去病之功,刘彻专门为他们设下大司马之位,是为了平衡。
但那样的平衡,都不如三省六部设立之后,权利的重新分配。
尤其,让卫青为右仆射,刘徽作为尚书令这一手。
论功,刘徽不及卫青和霍去病,卫青兼任兵部尚书一职可见刘彻对他的肯定。
刘徽可以压卫青一头的原因,因为她是大汉的公主,大汉的公主啊!
纵然军中将士都有些诧异,可是再一想到刘徽因为卫青而砍李敢一条胳膊的事,那对卫青的维护,纵然对刘徽为尚书令,居于卫青之上的事有几分认为不妥,都会压下。
汲黯其实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权势越来越大的情况,也不免思量,刘彻是要不给他们留任何后路吗?
三省六部一出来,汲黯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呢。
刘徽在议完正事后散去,主要挑六部的官员,卫青,主父偃,刘徽瞄了卫青一眼,卫青道:“公事公办。”
换而言之,卫青让刘徽不用客气,该让他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
刘徽感慨,其实卫青什么都不做,刘彻会更放心。
“舅舅帮忙立立规矩?把兵部的规矩立好。”
刘徽把兵部的事宜交给卫青,卫青不曾犹豫的道:“诺。”
主父偃听到卫青的一个诺字,自内心的佩服。
能屈能伸,卫青无人能出其左右。
自小看着长大,疼爱有加的外甥女突然成为自己的上官,要是换成别人,不定要变怎么咽不下这口气。
可卫青泰然处之,似乎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
卫青一走,刘徽和主父偃对上,可就正常得多了。
“一应自荐或都是你想举荐的人,让他们针对六部写个仔细的章程来。
记住一点,我不希望听到任何不好听的话,尤其是任人唯私的话。
若是三省六部因你而生出变故,左仆射,你当知滋事体大?”
刘徽为何如此提点,因主父偃有案底在,他贪财,而且是非常贪,贪得引起众怒了。
刘徽和刘彻能让主父偃成为左仆射,本质上想让他成为一把锋利的刀。
为此,刘徽须得保证主父偃好用。
“公主放心,臣懂是轻重。”
主父偃又不傻,刘徽当初保他的命,更让他成为丞相之一,该如何行事,如何保证三省六部顺利推行,事关重大,他是万万不可以自毁前程。
虽然让人出任三省六部官员的事,确实可以用来一笔财,然而这样的一笔钱,是绝对不能赚的。
刘彻说要杀人,有人愿意为之求情,或许还能逃过一劫,能够不死。
可是刘徽想要一个人死时,主父偃瞧着总有一种,那人不死,绝无可能的感觉。
对上刘徽,主父偃其实不自觉生了畏惧。
“请。”
既然该敲打的敲打,刘徽同时也把其他五部的官员请,兼任的张汤,汲黯,都得过来。
刘徽对于让汲黯兼任吏部尚书一事,且直接开门见山道:“吏治清明,百姓才能安居。
故,按之前对官员的考核,结合吏部条例。
敲定对全部官员的要求,凡有违者,弃之不用。”
官员考核,先前为了此事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谁能想到,刘徽会再提出改官制呢?三省六部啊!
细细一研究,谁不得不赞一声妙,妙极!
汲黯虽然为门下侍中,对官吏也有和刘徽一样的看法。
相比之下,刑部和工部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