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2章 建陵祭奠你为主祭(5 / 6)

加入书签

该给他机会。

父皇,当年要不是有您给我机会,我哪能有今天。

父皇也给阿据机会!”

刘徽在此时竭力为刘据争取,正好把刘据带出去长长见识,别困在长安。

“身为大汉的储君,当知民之苦,也要知父皇的政策之深意。

听得再多,不如亲自走出去看看。

河西的意义,断匈奴和羌族之间的联系,设郡立关的意义,远不如让他亲自去看到。”

刘徽尽可能的说服刘彻,她可不希望刘据像历史上那样,让刘彻一口一句子不类我!

刘彻抬眼扫过刘徽,“你觉得朝中重臣会答应吗?”

“别人不答应没事,父皇愿意就成。”

刘徽才不会让刘彻吓着。

朝臣不同意的事情多了,刘彻何时看过臣子的脸色。

凡为,刘彻考虑的都是该不该为,要不要为。

如当年出击匈奴的事,无论先帝留给刘彻的老臣,亦或者是刘彻亲自提拔起来的新臣,无一例外,都不认同刘彻兵出匈奴。

刚因为窦太皇太后病逝,从而收回皇帝权的刘彻,愣是顶上最大的压力,不断的出击匈奴,以胜利证明他决策的正确。

出击匈奴,开疆辟土,是刘彻高瞻远瞩之见。

十几年打下来,打到现在,开疆辟土,证明刘彻的远见。

有些仗,过在当代,功在千秋。

“你母亲未必同意。”

显然,不怎么愿意的是刘彻,一个一个的理由说出来,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刘据也去河西或者定襄的事,不一定都同意。

刘徽瞪圆眼睛,“父皇把母亲当成什么人了?母亲岂能不懂其中利害?”

对啊,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祭奠烈士,这可是建祭,开此先例,以令天下知,朝廷系于活着的人,也惦记为国捐躯的人。

马革裹尸不可避免,朝廷记着种种,纵然没有留下尸体,也会立下衣冠冢,凡大汉朝在一日,都以祭之。

对世人而言,生有所依,死有所祭,够了!

“父皇怎么不乐意?”

刘徽观刘彻不同意的表情,不乐意的追问,就为等着刘彻一个肯定的答案。

刘彻捏紧手指,似在考虑,最后道:“你为主祭,他跟着你长长见识。”

让刘据主祭是断然不能的事,他的本事办不好事。

刘彻思来想去,终是点头让他跟着长长见识。

知道刘彻是不可能同意让刘据主祭,让刘徽给刘据打下手,刘徽心尽全力劝了,没能劝住,只能应诺。

随后,诏书下达。

大汉自出击匈奴以来,无数将士不畏生死,为国奋斗,才有边境的安宁太平。

活着归来的将士,犒赏三军。

为大汉而战死的将士,建烈士陵园,凡为大汉而死的将士,皆葬入陵园之内。

大汉在,定于每月寒食节时,祭一众烈士。

陵园建于河西,命未央长公主前去主持祭祀大典,太子同行。

建烈士陵园的事,之前刘徽提出,那都定好的。

在刘彻的支持下,想想战死的将士之多,无所归依,也说不过去。

刘彻要建烈士陵园,以令天下战死沙场将士都得以有所祭祀,谁人不道刘彻仁慈,心系万民。

可是让刘徽主持第一次烈士陵园的典礼。

对,是让刘据跟着没有错。

那什么?不是应该让刘据一个太子作为主祭,而让刘徽辅之?

马上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提议刘彻不妨改一改。

“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

刘徽的建议都没能说服刘彻,朝臣们的各有心思,刘彻有着数,更不可能答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