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刘彻的教导(2 / 6)
/p>
试问,董仲舒会不来吗?
“不仅如此,何不请各儒家博士一道修书刻经立碑。”
刘徽不仅要请董仲舒,还想要请如今的儒家博士们一起,让他们修,一定要修出一本让人满意的经书。
刘彻意味深长的扫过刘徽,谁要是以为刘徽是个乖巧听话的人,是会吃大亏的。
修书,不可避免都会夹带私货。
“拟诏,请天下儒士入长安学,为天下学子修书刻经立碑,以统一儒家之典籍。”
刘彻相信刘徽能够想出这个主意,定是还有后续。
倒不着急,且拟诏,好把诏书下达。
一群人听来倒觉得那样挺好,比让刘徽一家言好多了。
“鸣堂内长公主让人修史的事?”
某个林公不依不饶的开口,提醒刘彻别把此事忘记。
“君不与臣争功,朕更不至于和自己的女儿争功。”
刘彻冷哼一声答来,某个林公的脸色一阵阵白。
刘徽极是认可的点头,“原来在林公的心里,我父皇竟然是一个不能容人的皇帝?瞧见一点好处就想据为己有,容不得臣下有作为。”
林公瞪大眼睛想要否认,无奈此时的刘彻已然道:“挑拨离间的心思动到朕的头上。
回家歇着吧,不用再回来。”
作为一个皇帝,可以不介意臣子有各种不同的小心思,却不能容忍心思摆在明面上,让人一眼瞧得分明。
刘徽因为多年前的事,已是众矢之的,瞧他们挖空心思的挑拨离间,若刘彻不杀一杀他们的士气,怕是要越无法无天。
刘彻想到刘徽的一番筹谋,没有人可以替代的,自不能让人再继续无休止的动心眼在刘徽身上。
“陛下。”
一听刘彻让他回家歇着,还不用再来,便是不会再起复,换成谁都无法接受,求饶着,却让人上来拖下去了。
“陛下,河西传来消息。”
刘彻一言不合将人贬官一事,不是第一回,况且,挑拨父女的关系啊,当爹的很少能容。
修书修史一事,打从一开始刘徽便告诉刘彻,那是为大汉修的,将来都会记到刘彻头上。
刘徽想为大汉多做一些事,希望为刘彻多添上几分助力,其心,刘彻从来不曾怀疑。
拿刘徽在鸣堂让人修书修史的书闹腾的人,其心当诛。
挑起一个皇帝争功,但凡刘彻犯糊涂,试问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刘彻?
刘彻眼中尽是冷意,在听到河西有消息传来时,一眼扫过刘徽,刘徽上前接过,呈到刘彻面前。
刘彻打开看到上面的内容,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侧目相询:“这便是你说过河西会送来的大礼?”
??刘徽想了想回来之前河西安排的事,算算时间问:“陈荷成了?”
陈荷?卫青和霍去病在听到陈荷的名字时,不约而同抬眼扫过刘徽。
刘彻点头道:“成了,不费一兵一卒,夺得三城。”
给刘徽递过河西传来的消息,刘徽上前接过,拿在手中一看,拿下西域三城了呢,以令河西的屏障更稳固了。
“父皇,陈荷立下此功,理当论功行赏。”
刘徽看完并不吝啬传下去,不能忘记为陈荷讨赏。
攻城之功,开疆辟土之功,刘彻从来不吝啬,到陈荷头上,更不应该区别对待。
刘彻但问:“你想怎么赏?”
“该怎么赏就怎么赏。”
刘徽答得那叫一个理所当然,又不是没有先例在,一切论功行赏就成。
刘彻提醒刘徽道:“她已经是酒泉郡太守。”
“只是太守。
先前她从县令坐起,以考核由父皇认可才晋为太守,她有作为,是一个能干太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