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长公主无法无天请陛下责罚(1 / 6)

加入书签

注意到汲黯诧异的眼神,刘徽丝毫不以为然。

冷冷的扫过一干匈奴人,刘徽凌厉的道:“本宫愿意容你们,对你们一视同仁,既然你们不愿意好好过日子,我当如你们所愿。

何时你们愿意真正归于大汉,何时,本宫再对你们好。”

刘徽的正告,没有人敢不当回事,也没有人认为刘徽做不到。

而且,望向冲向背叛朔方城叛徒的百姓,此时已经有人咬起叛徒,嘶咬下他们身上的肉,整个朔方城都能听见凄厉的惨叫。

匈奴人不敢动,但今天生的事,他们终生都忘不掉!

忘不掉,在失去粮食后,依然要为大汉开荒,一两天的饿下来能撑得住,慢慢的再也撑不住。

刘徽让人有意无意的告诉他们,大汉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他们自归于朔方城,本就是大汉的子民,大汉对子民如何,从前他们享受的待遇是最好的证明。

可是,因为背叛,刘徽不再相信他们。

不想再吃苦,便想办法让刘徽相信他们。

怎样才能让刘徽再相信他们呢?

他们匈奴奴隶中,定还有不服大汉,伺机而动的人吧。

把那些人推出去,示好。

如此,便能够让大汉相信他们是诚心归顺。

话,不愿意听的人有,听进去的人也有。

况且,饱暖皆为人最基本所求。

如果没有吃过饱饭,饿习惯的人会不断的催眠自己。

尝过温饱,过上像人的日子,谁还能愿意没有人样的活着。

“我,我知道谁想反大汉,重归匈奴。”

不过五日,在饥饿之下,有人来了,而且一口气之下报告的人不少。

刘徽在见人前,先让人给他一份食物。

得知刘徽要去见匈奴告之人,甚至要为之重赏,汲黯极不认同刘徽的做法,“长公主如此乱人心,以后世间岂不是只有小人可活?”

“若小人知情知趣,不给大汉惹事,为大汉解决祸端,我宁可用此等小人。

汲中大夫言外之意我知道,他是背叛匈奴,背叛他的族人不假,但他也并非无功吧,解决完不安分的人,以后的匈奴人,大汉会一视同仁,不会让他们饿死。

于匈奴人当真无寸功?”

刘徽知道汲黯的意思,君子,小人,在官场上轻易的界定黑白,怕是刘徽要无人可用。

“功过是非,端看谋一时之利,或谋万世之利。

有人能助我收服匈奴人,我岂能不用。

小人又如何,小人于我有用,我便用。

汲中大夫不喜,便不去吧,我来处理。”

刘徽不为难人,既知汲黯不喜于小人,别让人脏了他的眼,她自己去就成。

汲黯张了张嘴,想劝,话到嘴边又不知道从何劝起。

大道理刘徽明白,她巴不得全天下都是君子,没办法,世间多是小人。

小人,用到合适的地方便是可用之人。

刘徽端看那人合不合用,而不会考虑因此而产生的影响。

此举,和刘彻用人时何其像。

汲黯是真恨!

但凡刘彻是无能的君王,刘徽是不谙世事的公主,他都不会心情复杂。

父女一样洞若观火,知小人与君子,偏他们也不算是有意压君子,架不住小人太懂投他们所好,急于他们所急,父女二人都一致重用小人。

“长公主。”

汲黯劝不动刘彻,想着能够劝住一个刘徽也好。

可惜,刘徽道:“汲中大夫,朔方城若能大治,其功在汲中大夫。”

汲黯治理地方,教化于民,本事是有的,不过朔方城的情况有些复杂,如何将匈奴的奴隶也教服,有些事汲黯并不愿意去做,刘徽无意强人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