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请上战场(3 / 6)
生意很有必要,也可以是转移矛盾的一种方式。
暂时,算了,先把粮种努力研究出来,提高产量很重要。
对,还有教刘据。
刘徽念着刘据,马上招呼人帮忙一起准备启蒙的书籍。
一来二去,刘徽一心扑在教材上,跟鸣堂的好些人争论起来,没办法,刘徽的教材是给刘据准备的,怎么可以一味显示仁义。
作为启蒙书籍,竟然一味讲人性的黑暗,阴谋诡计,鸣堂内的人如何能同意。
刘徽一瞅他们不乐意帮忙,她拉上霍去病还能不行?
霍去病对给刘据准备启蒙书籍的事,其实有不同想法,刘徽既然打定主意要编,他没有多提,按刘徽说的,帮忙准备。
表兄妹一捣鼓,都是做事专心的人,难免废寝忘食。
别的人不敢管两人干什么,刘彻好奇自是要弄清楚,结果一看,好家伙,知道刘徽在书阁前讲课讲得极好,看到刘徽编的课本,刘彻捏在手里问:“这些书除了你们两个,还有谁看过?”
“就我们两个看。
没有别人。”
正埋头写字的刘徽和霍去病乍一听刘彻的质问声,对视一眼,刘徽作为提议的人,赶紧回答。
刘彻扫过他们道:“除了据儿,不许给任何人看。”
刘徽和霍去病都明显傻眼,不至于吧。
无奈刘彻的表情十分郑重,分明是很有必要的态度。
提起教材,刘徽干脆凑到刘彻的跟前,小声建议道:“父皇立太学,为孕人才,但各家的书,其实都是手抄的,因为是抄的,难免每个人拿书都有些不同。
暂时没有闹出事,以后肯定会闹出事。
咱们书阁在长安,鸣堂够大,父皇既要兴教育,传文化,是不是更应该理整天下书籍,刻碑立经,以传后世,知我大汉兴文化,重文化?”
着书立经,传不朽的功业。
“像你在书阁外面写的一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书识字的人,该做成其中一样?”
刘彻当下明了刘徽何意。
刘徽忙不迭点头,没错没错,正是如此。
“人嘛,定是各有各的用处,修书的同时,也未必不能改一改律法。”
刘徽眨巴眨巴眼睛,其中的狡黠,刘彻瞧之轻笑出声。
刘徽露齿一笑问:“以修书立经为名,兴文化,暗地未必不能修律法。
啊,对了,更应该修史。
历代还没有朝廷出面修各代历史的先例。
集合各国之史,公正公平。
咱们大汉还有太史令。
但只一个太史令远远不够,先秦帝诸国,我们的来源,各国兴亡。
修史而知兴亡,父皇当开此例。”
开先例,没有人可以拒绝如此诱惑。
尤其是像刘彻一代霸主,他想越祖宗,甚至越所有帝王。
刘徽建议的事,不可否认让刘彻心动无比。
“让朝廷出钱,一大笔的钱官员们肯定不乐意,咱们现在有盐利,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意,父皇放心大胆的花,不够我再努力挣,保证不让父皇缺钱。”
刘徽自认为算一个好女儿,能挣钱,的能给刘彻出主意,既如刘彻所愿稳固大汉江山,同时还能能让刘彻放开花钱,上哪儿找像她一样的女儿!
果不其然,刘彻闻之一愣,随后开怀大笑,那浑身上下透出的喜悦,让人都不由松一口气。
伸手抚过刘徽的头,刘彻侧头目光温和的问:“小小的脑袋,怎么有那么多主意?”
刘徽能说是因为见多识广,都让人摆在明面上喂饭,她纯纯照搬来用,哪能没主意。
“脑子多动多想,自然就有主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