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守护(2 / 6)

加入书签

意。

虽说御史督查百官,可是一般盯的都是朝上的百官,并非是天下官员。

鞭长莫及,大汉的国土广阔,想要靠朝廷把全天下的官员都监督到位,绝无可能。

既然如此,何不考虑考虑别的办法,比如利用百姓,另设监督机构。

都察院什么的,允许百姓越级上告,就应运而生了?

刘彻一边看,心里是藏不住的高兴,这一套监察机构好啊,太好了!

还有上诉。

设登闻鼓于长安,若有蒙冤受屈者,可击鼓鸣冤。

同时,也要在地方州县内设鸣冤鼓。

让百姓在地方都有冤可诉。

一套的流程,大方向有,小细节,刘徽才不会把小细节都全揽在身上。

要是什么事都干完了,还要底下的人干什么?

刘彻很欣慰,刘徽很清楚的知道刘彻有心要分权,分相权,分朝臣的权,更要控制全天下的官。

“主意不错,和他们一道论上一论,要是他们不乐意,你跟他们吵上一吵。”

刘彻也干脆得很,刘徽想出的主意,其中的道理,上面写了不少,有一些刘徽肯定没写完,刘徽心里的主意一个接一个,想把她的话套出来,不容易。

刘徽……小声的挣扎道:“不好吧。

我跟朝臣们吵?”

收到刘彻一记意味深长的眼神,无一不在说,装,你就装?

“我儿有助大汉之能,何以不助?”

刘彻挑眉直指刘徽,提醒刘徽,一家子,能帮他都不帮,怎么的?还想帮着别人?

“我还小。”

刘徽提一句嘴,真要是冒出头,后续的事不可能不管,“而且,父皇想好了,是要另令监察机构,还是怎么样?”

刘彻道:“分出去,另设,都察院这个名字不错。

另登闻鼓一事可以先行,想在地方推行鸣冤鼓,想要落实不容易。”

当皇帝的可不会认为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可以先试着推广,再慢慢落实。”

想把政策落实到位,也得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刘彻当下追问:“你觉得谁适合领都察院?”

“已经有了一个极好的人选。”

刘徽想,事情是面为谁而起的,不正是主父偃吗?

反正主父偃都把全天下的人得罪光了,何不顺势再用上一用,争取让主父偃物尽所用。

刘彻沉吟思考,明显在想,到底要不要。

可是,除了主父偃,似乎也寻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父皇,诸侯的事情先解决,正好用来试试朝臣们的态度。”

刘徽点出眼下要解决的事情非此莫属。

刘彻想了想,终是点点头。

百姓都跑到长安告状,案情的始末还是朝廷派人前去查明的。

人证物证俱在,如今第一件事就是对质。

对质,诸侯们都得来长安。

一众诸侯听来,皆慌了。

一慌,好的,他们能想出什么好主意?

造反啊!

兵马是挺少的不假,那也要拼上一拼。

刘彻和刘徽敢把主父偃放出去,由着他们查案,早做好最坏的打算,无非是诸侯国谋反。

以前刘彻还怕他们反,可是,刘徽将盐利握在手里之后,利用各地的世族牵制诸侯。

诸侯势大,对世族们也并非全都是好事,况且,刘徽能和他们分利的前提是他们的利益须得一致,否则为什么刘徽要选择将盐交给谁?

自打主父偃和铁雄一入各诸侯国,查出来没有一个干净的开始,刘徽已然让人盯紧诸侯,他们不动还好说,但凡他们敢动,动一个解决一个,都不用兵马调动,当地的世族先一步把人按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